航拍下的元古堆村。资料图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杨唯伟 通讯员 张娟
累计争取各类资金35.18亿元,新建续建亿元以上项目47个,完成投资33.7亿元,招商引资项目签约资金突破百亿元大关。
与青岛市城阳区签订“飞地经济”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全县规上企业、亿元级企业累计分别达到28家、8家,筑巢引凤蹄疾步稳。
文旅新城、科创新城开发建设火热推进,元古堆村荣膺首批省级“和美乡村”、晋升国家4A级旅游景区。
……
2023年,渭源县拼搏实干,着力推动高质量追赶发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稳中向好、进中提质、效速兼具,交出了一份出彩的答卷。
奋楫笃行 乡村振兴提档加速
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
渭源为发展破题,向实践求解,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路上砥砺前行。
渭源县全面推广“甘肃一键报贫”系统,优化完善“5446”防返贫监测帮扶机制,扎实开展“千名干部进千村”和成果巩固提质增效行动,脱贫成果持续巩固。
动态新识别纳入“三类户”5459户1990人,消除风险119户474人。全县整体风险消除率达58%,进一步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改造卫生户厕8323座,实施农房抗震改造331户,新建村组道路及安防工程201.3公里、供水管网198公里,改造供电线路335.9公里。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创建省级和美乡村1个、市级和美乡村4个,建成省级乡村建设示范村20个、市级示范村6个、县级示范村31个,元古堆村获评国家级乡村振兴培训基地,乡村建设扎实推进。
甘肃田地白家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的“定西宽粉”生产车间。渭源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千帆竞发 工业经济蹄疾步稳
工业兴则经济兴,工业强则经济强。
2023年,渭源县持续推动工业经济发展,组织开展集中开复工活动2场次,89个市列清单项目全部开复工。谋划2024年清单项目167项、总投资313亿元。
渭源县科创城棚户区改造配套基础设施、北部供水水源置换工程等36个重点项目全面建成,10万千瓦风电、330和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加快建设,户用分布式光伏等重点项目开足马力、有序推进。
坚持激活存量与引进增量并举,总投资43.1亿元的32个工业项目加快推进,天成药业精制饮片加工等项目建成投产,标准化厂房建成主体工程,物流园建设进展顺利。
完成技改项目10项,培育认定省级“专精特新”企业4家、省级工业设计中心2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入库备案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4家、总数达到32家。
渭源县扎实推进“引大引强引头部”行动,开展专题推介6场次、招商洽谈144场次,总投资120.68亿元的36个招商项目落地建设,形成引大资、招大商的火热局面。
渭源县马铃薯原原种喜获丰收。资料图
扬帆搏浪 优势产业提质转型
依托资源优势,渭源县紧紧围绕构建“四群八链”现代产业体系,接续实施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行动,建成产业基地62个、万亩片带12个,产业收入占农民人均收入的48%。中药材、马铃薯、畜草、文旅产业多面开花。
——建成中药材种质资源繁殖和鉴定圃1处、有机药源基地3200亩。新引进中药材品种40个,新研发“药食同源”产品5类165个,荣获“全国道地药材产业示范基地”和“淫羊藿野生驯化之乡”称号,道地药材价值凸显。
——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省级马铃薯产业园建设顺利推进,马铃薯产业列入省级产业集群培育计划,实施马铃薯制种大县奖补等重点项目4项,生产马铃薯脱毒瓶苗6.7亿株、原原种8亿粒,4条“定西宽粉”生产线建成投产,马铃薯产业集群成势。
——建成牛羊屠宰加工及冷链物流基地和生猪定点屠宰场,新建养殖小区16个、饲草加工基地4处,新培育省级种畜禽繁育场3个,新发展牛羊规模养殖户1903户,牛羊饲养量分别达到11.6万头、70.3万只,畜草产业提质增效。
——20个文旅产业项目顺利推进,10家民宿整体投入运营,灞陵桥保护修缮完成。第五届渭水文化旅游节、首届渭水文化论坛和伯夷叔齐文化论坛成功举办,接待游客228.7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9.66亿元,渭源上榜“2023避暑旅游优选地”,文旅产业持续升温。
责任编辑:高富强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