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2023政法工作成绩单】“四创行动”推进政法工作现代化——2023年天水市政法工作综述

发布时间:2024-01-24 09:36:45     来源:法治甘肃网

  2023年,天水市政法系统以主动创稳行动为主线,以“三抓三促”行动、“铸忠诚警魂”活动为抓手,扎实开展信息创先、主动创安、强基创效、铸魂创优“四创行动”,全力以赴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奋力推进政法工作现代化,让平安天水、法治天水成色更足、底色更亮。

深入开展“四创行动”

政治社会大局持续安全稳定

  主动创稳,核心是创,目标是稳,关键在主动。全市政法系统坚持以主动创稳统揽平安建设,深入开展“四创行动”,平安天水建设取得新成效。

  确立以主动创稳“一条主线”为统揽,源头筑稳、法治护稳“双轮驱动”为支撑,政治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三安联动”为引领,信息创先、主动创安、强基创效、铸魂创优“四创行动”为抓手,努力实现“五个转变”的“12345”主动创稳工作思路,着力构建“1+4+4”主动创稳工作推进机制。

  扎实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和运输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连续两年未发生较大以上道路交通事故。扎实开展信访问题源头治理三年攻坚行动,加快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信访事项一次性化解率达96%以上。

微信截图_20240124093802

  武山县龙台镇马年村网格员向群众讲解法律常识。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齐洪德 摄

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

基层社会治理效能全面提升

  全市政法系统坚持把基层社会治理作为主动创稳的底板工程,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聚焦服务保障群众、畅通诉求表达、排查化解矛盾风险“三条线”协同发力,加快推进网格管理、综治中心、诉调对接、信息平台“四个实战化”,基层社会治理效能全面提升。

  紧扣把综治中心打造成矛盾纠纷化解“集散地”的定位,高标准建成1个市级、7个县级、123个乡级综治中心,村(社区)综治中心功能实现全覆盖。制定《关于加快推进市县乡村四级综治中心矛盾纠纷排查化解闭环管理的指导意见》《天水市创建“枫桥式”综治中心活动实施方案》,村“阵地”、乡镇“平台”、县“指挥部”、市“中枢”的综治中心职能定位更加明确。 构建“一站式接待、一条龙调处、一揽子化解”的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模式,健全“全方位”受理、“全流程”办理、“全周期”管理工作机制,充分发挥3021个人民调解委员会和17个品牌调解委员会作用,扎实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调处成功率99.44%。扎实推进万名网格员能力提升行动,打造天水网格“蓝马甲”社会治理品牌。坚持把智治作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抓手,打造天水综治APP网格员工作直报平台等3个智治平台,“天水五治”微信小程序荣获2023政法智能化建设智慧治理创新案例奖。

微信截图_20240124093901

  天水市公安局秦州分局七里墩派出所民警向群众讲解防诈骗常识。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齐洪德 摄

持续加强法治建设

护航高质量发展更加有力

  全市政法系统坚持把法治建设摆在重要位置,稳步推进司法体制和政法领域改革,狠抓执法司法规范化建设,加快推进法治天水建设。

  成立全市政法系统服务高质量发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出台20条措施,建立政法单位联系服务企业等6项制度,举办企业家代表“法院行”专题活动,实现市级政法单位包抓联系规模以上企业全覆盖。法院系统慎用查封、扣押、冻结等强制措施,检察机关加强对天水特色产品、实名商标等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公安机关建立推行优化营商环境“125”工作机制,司法行政机关开展行政执法行为专项监督检察,用实际行动为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建立天水、陇南、定西三市府院行政审判联动机制,构建实质性解决行政争议新格局。秦安县、秦州区成功创建省级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县,清水县“创新打造法治文化建设精品工程”荣获省级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

微信截图_20240124094010

  天水市公安局麦积分局巡警大队民辅警在麦积不夜城开展巡逻。新甘肃·甘肃法治报通讯员 剡旭鹏 摄

开展“铸忠诚警魂”活动

新时代政法队伍建设不断加强

  全市政法系统紧紧抓住队伍建设这个关键不动摇,扎实开展“铸忠诚警魂”活动,全面落实从严管党治警政治责任,持续巩固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着力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新时代政法铁军。

  确立“三个深化”明责任、“四个自觉”铸忠诚、“五个求实”振作风工作导向,突出以“学”铸魂、以“严”健肌、以“行”立标、以“优”待警,持续抓好理论武装、典型引领、祛腐健肌、锤炼素质“四件大事”和政治建警、实践砺警、素质强警、文化育警、从严治警、从优待警“六项任务”落实。(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齐洪德

责任编辑:韩小月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