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中县发生山洪灾害后,受灾群众被安全转移至盛美酒店、榕城宾馆、榆中县第三中学等多个集中安置点临时安置。为确保群众在安置点的安全稳定,榆中县消防救援大队调派力量,成立专门“守护小分队”,持续驻守各个安置点开展工作。
“守护小分队”开展防火安全巡查,确保安置点消防设施完备有效;协助维护安置点治安秩序,为群众创造安心环境;密切配合相关部门做好人员信息登记与物资配发管理等工作,保障群众基本生活所需……队员们日夜坚守,成为受灾群众坚实的依靠。
消防员与安置点孩子们互动交流。榆中县消防救援大队供图
操场上的暖心互动
榆中县第三中学安置点的操场上,稚嫩的童声打破了沉闷。正在做游戏的小朋友们看到消防员们的到来,纷纷用热烈的掌声表示欢迎。
“小朋友们,我们又来看你们了!”看到孩子们稚嫩的脸庞和灿烂的笑容,指战员与孩子们围坐一圈,和孩子们一起做游戏、演节目、唱歌,现场一片欢声笑语。游戏结束后,消防员为孩子们分发了提前准备的零食和生活用品。
一名消防员说:“我带了一些零食,虽然东西不多,也是我们的一点心意,希望孩子们能够在这里快乐地生活。”孩子们也向消防员们献上了少先队礼,这份纯真的回应让操场上的氛围更加温暖。消防员们还借此机会对安置点进行消防安全检查,并对孩子们进行了消防安全知识宣讲。
四十公里的暖心送达
“同志,真的太感谢你们了!”在榆中县第三中学宿舍楼里,张大哥激动地说。洪水冲垮了他家的房屋,如今他和儿子就暂住在这间学校宿舍里。消防员安慰道:“大哥,人在,希望就在。您安心住着,有困难随时跟我们说。”
张大哥聊道:“家中还有一名老人被转移到另一处安全的村庄,由于身患疾病,老人常吃的几种药必须到榆中县城的药店购买,希望消防员能够帮忙购买送至上庄村。”消防员了解情况后记下了药品名称,驾车行驶四十余公里山路,购买药品并送到了老人的手中。这一路的颠簸,换来的是老人和家属的安心。
24小时的暖心守护
“奶奶,您身体怎么样!”消防员走进房间,握着一位奶奶的手,询问老人的身体状况,并递上了为家里小朋友准备的礼物。
这样的场景在各个安置点不断上演。消防员们不仅逐个排查安置点的消防安全隐患,更是指导孩子做作业、为行动不便者送物资等,成了受灾群众的“贴心人”。
白天,消防员们分组对各个安置点开展消防安全巡查,仔细地了解受灾群众的生活所盼,培训点位工作人员的消防安全技能。夜晚,消防员们打着手电悄悄地走进每个安置点,观察群众的生活用电等情况,确保群众绝对安全。
一名消防员说:“这几天,我们挨家挨户走访了安置点的群众,实地了解了他们所存在的实际困难,接下来,我们会尽自己最大努力,来满足他们的生活所需。”截至目前,“守护小分队”向各个安置点增配灭火器38具,送去文具40套。那抹温暖的“消防橙”,日夜守护在安置点的每个角落。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通讯员 张力文)
责任编辑:高富强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