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风刺骨,警灯撕裂了沉沉夜幕。一辆满载粗苯的罐车烈焰翻腾,危险一触即发。警报就是命令!5辆消防车、32名身着“火焰蓝”的勇士闻令而动,顶着凛冽的严寒,义无反顾地冲向火场。高压水龙喷涌而出,冰冷的水花溅落在消防服上瞬间结冰。队员们的手被冻得发紫,手套几乎与皮肤粘在一起,每一次紧握水枪都钻心地疼。但他们咬紧牙关,目光如炬,水枪始终稳稳地锁定着肆虐的火魔……
这是2024年寒冬深夜,古浪县消防救援大队经历的一场生死时速。4小时的殊死搏斗,火魔终被降服,高速生命线恢复畅通,一场可能造成污染环境的车辆事故被成功化解。
在河西走廊东端的古浪县,古浪县消防救援大队的指战员们,将“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的誓言,深深融入每一次训练、每一次出警、每一次守护之中。
训练场上,他们顶着烈日风沙,在近似实战的复杂环境中摸爬滚打。这份坚守与淬炼,换来了辖区连续6年未发生较大以上火灾的平安答卷,也赢得了“全省执勤训练先进大队”“基层建设先进单位”“集体三等功”等沉甸甸的荣誉。
急难险重关头,方显英雄本色。无论是那场惊心动魄的粗苯罐车火灾,还是其他急难险重的救援现场,古浪消防总是冲锋在最前沿。面对复杂多变的险情,他们凭借科学的研判、专业的技能和过硬的作风,一次次化险为夷,为保卫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筑起坚不可摧的防线。
忠诚,不仅书写在赴汤蹈火的逆行 背影里,更镌刻在春风化雨的为民服务中。在移民新村,“女子志愿防宣队”的身影如同温暖的春风,她们每月如约而至,为独居老人排查电线、煤气隐患,手把手教老人使用灭火器,让消防安全常伴左右。广袤的田野间,流动宣传车穿梭于连片的养殖大棚,方言版“面对面”宣传小分队足迹踏遍全县230个村落,用乡音将防火知识“唠”进乡亲们的心坎里。每逢节庆庙会,营区门口或活动现场的“便民服务站”总是备好急救药品,热情解答消防疑问,成为一道暖心的风景线。校园里,生动的“消防安全实践课”不仅传授知识,更培育出60余名“小小消防宣传员”,将安全的种子播撒向家庭和社会。创新打造的《一分钟说消防》短视频栏目,用精炼通俗的语言和画面,让实用的消防常识“飞入寻常百姓家”。
守护,正在升级;初心,始终如一。当前,古浪消防正加速推进现代化救援体系建设,新建的工业园区消防站即将投入执勤,功能更完备的作战训练安全综合基地建设如火如荼。这些拔地而起的新设施,不仅见证着队伍向专业化、现代化昂首迈进的坚实步伐,更承载着他们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庄严承诺的坚定决心。
从巍峨的祁连山麓到丰收的金色田野,从深情的红色故土到蓬勃发展的现代园区。古浪消防全体指战员用一次次义无反顾的冲锋陷阵,一次次细致入微的贴心服务,将忠诚与担当,深深烙印在河西走廊这片他们用生命守护的热土上。他们是新时代的应急先锋,是百姓心中最踏实、最信赖的“安全守护神”。正如一位曾被他们帮助过的独居老人动情地说道:“看见这身‘火焰蓝’,我这心里啊就特别踏实!”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李晓云 通讯员 王旭川)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