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甘肃网讯(新甘肃·甘肃法治报通讯员 王丽)今年以来,兰州新区坚持以群众为根本,聚焦百姓急难愁盼问题,推进电动自行车配套设施建设,着力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宣传电动自行车规范使用知识。新甘肃·甘肃法治报通讯员 王丽 摄
拓宽建设范围 高校企业共建推进
优化拓宽“为民实事”建设范围。由兰州新区管委会牵头,在充分保障10个住宅小区800个充电端口建设任务前提下,对员工超过500人、电动自行车保有量超过100辆的9个学校、企业开展实地调研2次,确定布局选址,同步保障300个充电端口设施建设。在保障10个小区60%梯控“阻车”系统建设情况下,推动各物业服务企业自筹经费,完成剩余40%梯控“阻车”系统建设及10个充电车棚新增工作。推进梯控监控与智慧监管信息共享。积极与中通服等智慧监控系统公司座谈会商2次,将500套新建梯控“阻车”系统纳入智慧监管平台同步予以监管。
强化协同配合 整体推进源头治理
严把销售领域风险隐患。商务和市场监管、消防部门联合积极开展电动自行车及蓄电池销售环节整治,检查销售网点27家,查处不符合国家强制性认证标准电动自行车配件23具,查处无证贩卖电瓶车及配件1家,从源头杜绝“带病”车辆流入市场。规范充电设施建设。城乡发展、消防部门协作配合,推进56家小区完成配建比任务,累计建设充电端口5300余个,阻车系统2000余套。严管末端使用行为。公安交警部门优化电动自行车登记业务流程,办理一站式登记上牌230余次,持续开展重点时段路面“净车行动”,查处各类电动自行车交通违法行为3000余起。
紧盯城市“名片” 全面服务保障安全
借助“窗口”工程中川机场T3航站楼投入运行契机,往来旅客在新区短时间停留、游玩等实际情况,专班推动在主要道路、旅游景点等地区投放2000辆共享电动自行车,增设充换电柜15处,设置固定停车点位377个,全力保障人群出行安全。积极协调T3航站楼内部设置消防科普宣传点1处,向来往旅客发放电动自行车规范使用等消防安全宣传册3000余份,利用固定大屏持续滚动播放电动自行车宣传警示片。结合“五进”宣传工作,充分利用社区网格员、消防志愿者“走街串巷”开展宣传提示提醒12次,持续通过微博、抖音等媒体平台发布动态信息70余条,推送短信4万余条。
责任编辑:韩小月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