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甘肃网讯(新甘肃·甘肃法治报通讯员 王凤燕)为全面加强电动自行车全链条安全监管工作,提升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综合治理水平,有效预防和遏制电动自行车火灾多发势头,今年以来,平川消防救援大队在紧盯电动自行车整治薄弱环节,结合电动自行车火灾规律特点,积极组织开展电动自行车火灾防范治理工作,确保全区消防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平川区消防救援大队以坚定的决心和创新的举措,积极开展了一系列安全综合治理。
排查隐患。新甘肃·甘肃法治报通讯员 王凤燕 摄
作为“主推手”,平川消防积极加强汇报协调,推动落实各行业部门“条”上的监管责任、镇(街)政府“块”上的属地责任和单位场所“点”上的主体责任,建立多部门联管、联治、联查、联改机制,打好“组合拳”,积极构建“部门联动、齐抓共管”工作格局。大队监督执法人员深入辖区物业小区等住宅场所,联合集中开展电动车违规停放充电夜查行动。加强对居民住宅区物业管理单位、居民委员会履行消防安全职责情况的监督管理。发动居委、物业在开展楼栋巡查时同步查纠违规停放、充电行为,实行登记建档长效管理机制。专项工作开展以来,发现电动自行车飞线充电13处,劝导制止和宣传教育违规进电梯、飞线充电等行为58次。
联合相关部门,将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治理纳入基层综治工作体系,纳入“网格化”管理,明确社区居(村)民委员会、派出所依法职责,确定有关单位的居民小区、楼院,由物业、主管单位负责本区域内电动车消防安全管理;主管单位不明确的居民小区、楼院,由镇(街)、社区负责统一协调村(居)民委员会落实管理责任。全区公安派出所、镇街、物业等基层力量,实行责任包干、分块划片,在社区出租屋密集区、厂房集聚区、住宅小区突击开展电动自行车专项整治行动,目前全区有关部门累计排查电动自行车、蓄电池以及配件销售企业(含个体工商户)8家、外卖企业2家、快递企业9家,累计排查违规停放、充电电动车58辆,清理违规停放、充电电动车58辆,推动建设集中充电设施(处)620处。
以老旧小区为重点,联合志愿者团队“进区入户”实地宣传电动自行车“飞线充电”“人车同屋”和违规改装停放的危险性。走进美团、饿了么站点,集中宣讲电动车消防安全常识,组织外卖骑手进行实火演练。在重点单位、社区宣传栏、小区单元楼等显著位置张贴电动自行车宣传海报1万份,并通过手机短信、微信群、楼宇视频、户外LED累计推送并播出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提示2万余条次,营造浓厚的消防安全氛围。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