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消防多举措蹚出“人文红门”队站特色道路

发布时间:2024-10-09 09:55:44     来源:法治甘肃网

从“精武善战”到“善武能文”

——平凉消防多举措蹚出“人文红门”队站特色道路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何明霞 通讯员王晓宇

走进平凉市崆峒区柳湖消防救援站营区,首先闯入眼帘的是一面叙述消防发展史的浮雕墙,这面浮雕墙犹如一部生动的历史画卷,让全体消防救援人员得以深入了解消防的前身,更加深刻地读懂消防这份职业,极大地增强了他们的职业荣誉感。

荣誉墙上,以柳湖消防救援站建队第一辆消防车为背景,展柜中陈列着一枚枚奖牌与一个个奖杯。而中间的30个手模,则是建队12来所有曾在这里战斗过的队员的真实手印。“我们把荣誉从鲜有人至的室内转移到室外,我们要教育引导全体队员不能忘却那些曾经为这片土地拼搏奋斗过的勇士之名。曾经他们以柳湖站为荣,如今我们以他们为傲。”柳湖消防救援站站长石国乾介绍道。

自正规化建设试点启动以来,柳湖消防救援站紧紧围绕“文化育队”,精心打造出以“红色党建、蓝色职业、黄色安全、绿色地域、橙色励志、紫色快乐”为主基调的“多彩” 文化队站,成功走出了一条独具“人文红门”特色的队站建设之路,成为平凉消防队伍正规化建设的生动缩影。

今年以来,平凉市消防救援支队秉持一个理念,突出三个重点,即队伍建设突出文化性、学习思考突出自觉性、管理教育突出人文性;致力于达到五个提升,包括思想观念的提升、工作能力的提升、纪律作风的提升、道德素养的提升。将文化建设深度融入队伍正规化建设之中,以传承和发扬驻地特色文化资源为依托,通过一系列素质修养提升行动,指导全市消防救援队伍不断阅读、思考并内化,全面提升消防救援队伍文化建设软实力,积极培植全体消防救援人员的人文底蕴、优秀素养与高尚品格,打通文明城市、文化消防创建壁垒,传承中国消防历史文化,提升社会防灾减灾素养,全面展示消防救援队伍的良好形象。

平凉市消防救援支队政治委员周宏平介绍说:“我们将平凉历史文化与消防元素巧妙融合,在以往队伍正规化软、硬件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严肃与活泼的对比制造空间感受差异,在各类文化展示模块突出内容规范与视觉规范,营造‘人文红门’队站特色。”“人文红门”建设能够让队员们在工作生活中充满动力,更好地投入到消防救援事业当中。

责任编辑:高富强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