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调查询问、现场勘验、物证分析,执法人员掌握了大量信息后,集体议案进行案情分析,进一步梳理线索,形成火灾调查证据链……”9月19日,在庆阳市消防救援支队,随着解说员的解说和引导,大家参观了解了办案中心及火灾调查技术中心的具体功能及运行情况。
执法质量就是执法工作的生命线。今年年初,省消防救援总队在庆阳、兰州部署执法规范化试点工作。庆阳市立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执法改革发展,全面提升执法质量,实现执法队伍专业化、执法行为标准化、执法管理系统化、执法流程规范化、执法活动公开化,有效推进全市消防执法水平显著提升。
参观了解庆阳消防监督执法规范化建设工作情况。庆阳市消防救援支队供图
夯实基础
激发规范执法新动能
为破解执法力量困局,庆阳市消防救援支队全体干部和工作5年以上消防员全员考取行政执法资格,为每个乡镇(街道)配备2名以上具有执法资格人员履行消防执法职能,在基层稳固构建起以乡镇(街道)为主、公安派出所为辅的“双轮驱动”消防监管力量体系。
为筑牢执法硬件支撑,庆阳市消防救援支队制定《执法场所库室建设标准》,全面升级询问室、听证室、物证室、集体议案室、执法器材装备室。同时,大力加强执法办案手段,购置配备具有“自动获取指纹、身份信息,智能分类建立询问模板、实时语音识别录入、同步匹配询问影像”功能的“一体化执法询问系统”,推动调查询问工作便捷化、规范化;推广应用“智能物证管理系统”,切实提升物证管理水平。
为提升执法业务质效,庆阳市消防救援支队深化应用“执法记录仪综合管理平台”,打通执法记录仪与消防监管系统数据壁垒,实现视频记录与执法项目自动关联、一键查询,拓展实时对讲、画面同传、分类汇总功能,并开发“乡镇(街道)消防监督管理系统”,嵌入大队法制审核环节,通过网上审批流转、自动生成法律文书,实现乡镇(街道)消防案件云端办理、网上监督。
建强机制
构建监督执法新局面
建立“查罚分离”机制,增强执法刚性。成立执法办案中心,定期从各大队轮流抽调2名监督干部,在西峰区试点开展“查罚分离”,大队负责现场检查违法行为,执法办案中心负责独立办理后续执法事项,最大限度避免和减少“人情案”“关系案”。
建立“双重法核”机制,提升执法质量。成立法制审核中心,全面推行双重法核制度,对未涉及听证的执法案件进行交叉审核,对涉及听证和行政强制案件由支、大队专、兼职法核双重审核,同时,法律顾问定期对全市执法案卷进行复审,确保执法决定合法规范。
建立“全员火调”机制,助推责任落实。成立火灾调查技术中心,设置办公室、器材室、案情分析室和询问室,火灾调查区域协作机制更加完善,落实《全省火灾调查装备器材配备指导标准》,配备火灾调查智慧三维重建系统、智能电子数据恢复取证系统等高精尖设备,疑难复杂火灾查清率显著提升。
创新模式
迈出消防治理新步伐
以基层机构改革为契机,推动8县(区)率先在全省将消防监管职责纳入乡镇(街道)“三定”方案,市政府出台《乡镇(街道)消防安全“尽职免责、失职追责”事项清单》,市消委会印发《关于建立健全乡镇(街道)消防安全监管工作机制的通知》,明确乡镇(街道)党政领导、村(居)民委员会负责人员、网格员等六类人员消防“职责清单”和“追责免责清单”,建立风险会商、隐患查改、线索移交、考核考评、宣传培训五项机制,实现消防安全隐患“发现到查处”闭环治理。
出台《委托行使消防行政处罚执法事项清单》,将32项消防行政处罚事项、一万元以下的罚款委托镇街,30项消防行政处罚事项、5000元以下的罚款委托乡政府,解决了以往对消防违法行为查得出、罚不了、管不住的困境。
制定庆阳市《消防行政委托执法工作规定》《乡镇(街道)对部分消防安全违法行为实施行政处罚的裁量细则》,细化委托流程,明确执法程序、文书制作等方面要求,对13个违法行为按照严重、一般、较轻分级制定裁量标准,简化、规范计算方式,为基层规范开展委托执法提供支撑指导。
制定《庆阳市消防救援支队消防安全巡查规定》,树立包容审慎监管理念,变“即查即罚”为“先劝后罚”,推行“服务为先”的消防巡查工作机制,按照“大队干部+文员”“站干部+消防员”模式,在大队、消防站分别设立消防巡查小组,开展巡查服务、指导隐患整改,对拒不整改的,移交片区干部纳入“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库,开展重点抽查。
履职尽责
扛好执法为民新使命
将免罚慎罚制度做深做实,企业主动申请检查且对发现火灾隐患积极整改的,免于行政处罚。创新设置警示教育室,推行学法免罚机制,对违法行为轻微和火灾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单位和个人,接受学习教育后,不予行政处罚,实现监管效能最大化、监管成本最优化、干扰市场最小化。
持续推进文明执法,制定《消防便民利民十项措施》,将开业前消防安全检查行政许可纳入市政府“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清单,实行行政许可工作日延时办理和非工作日预约办理模式,为企业提供营业前培训服务。对存在重大火灾隐患或有消防安全需求的企业,消防监督人员开展点对点上门服务,指导管控风险、解决问题,切实提升企业、群众的消防安全获得感。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何明霞)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