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隔离日记

发布时间:2022-01-06 22:01:36     

我的隔离日记

□ 彭建华

当一个人突然有了太多和自己相处的时间,另一种思考才会发生。我希望有一天,我也能成为那种人:自带能量、眼中有光、所行之处,照亮他人,温暖世界。

(一)

2021年10月19日下午3点,照例上班的我接到社区工作人员打来的电话,通知我迅速回家准备“封门”。跟主任交接完手头的工作,火速奔向附近超市菜店,来不及挑选匆忙塞了两包东西,马不停蹄地赶到幼儿园接走孩子。5点整,一张红色的封条便是对我的“禁足令”,我也因此有了一种新的身份——“居家隔离人员”。那一刻我似乎跟这座城市分隔为“两个世界”,我的隔离生活也由此开始。

全民抗疫一年有余,从来都没想过有一天,自己会离疫情这么近。我被按下了“暂停键”,可那么多人在“疫”往无前。驻守小区采集核酸的医务人员们、路面卡口的公安民警们,还有我那些下沉社区保障居民生活的可爱同事们……每一个与疫情斗争的身影,都是我们最值得尊敬的平民英雄。他们不期回报,总是让人动容。没有人生来勇敢,正因为被需要,他们才选择逆向而行,默守自己的岗位,坚定地履行职责,用自己的力量守护着我们的城市。这一刻,我特别想跟他们并肩作战,和他们一起用身躯筑起坚不可摧的抗疫堤坝。然而,我只能揣起内心的不安,说一声微不足道的感谢,感谢他们无私的付出和守护,才给了这座城市温暖和安全!

(二)

闭门不出的日子里,很多事都要依靠社区和志愿者。没有谁理所应当要为我们去承担这些事务,但是那些无名的志愿者们,默默无闻奉献着他们的光和热。他们身着密不透气的隔离服,戴着的面罩在鼻梁上压出深深的红印,在北方的寒风中拎着一袋又一袋的物品,一趟一趟行走在小区里。

2021年10月22日,小宝的奶粉“断货”了,我第一次麻烦志愿者为我“上门服务”。“疫情”封控管理后,老公在单位备勤,每次打电话都要反复叮嘱:“没有特别要紧的事,不要麻烦志愿者,他们非常辛苦。”但摇一摇快见底的奶粉罐,心里泛着嘀咕“毕竟这是孩子的刚需物品”,我只好硬着头皮红着脸小心翼翼地发信息给物业群的志愿者。没过多久就响起了敲门声,我甚至都还没有看清楚他的脸,递给我2罐奶粉便转身离去。虽然我连说好几声谢谢,但是回想起小伙子一口气爬上15楼,那句轻松的“没事不客气”中伴有明显急促的喘息声,我心里的愧疚感更加强烈了。疫情面前,陌生人与陌生人之间,竟能产生如此深的情结。我们本不相识,却可以相互为之奔走呼号。脱下防护服,他们还是孩子;穿上防护服,他们就是战士。这群志愿者当中,或许还有一群没有经历过大风大浪的学生,却让我们看到了何为青年之担当。

(三)

2021年10月24日,居家隔离的第五天,迎来了我的“30岁”。这注定是一个难忘又意义非凡的30岁。是的,我30岁了。也许你会说:“30岁的中年女人,结了婚生了子,还能翻起什么浪呢?”我无力反驳,因为我一如大家看到的那样平凡:既无花容月貌,也无巧舌如簧,更没有可以夸耀的丰功伟绩。然而我以为,30岁,最好的时光才刚刚开始。褪去20岁的懵懂幼稚,也没有四五十岁的韶华已逝,30岁,还不算老,但已足够成熟与理智,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对人生,对自己,没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和期待,也终于找到内心的踏实与笃定。

在这个特殊时期,接受30岁的洗礼,教会我最多的是珍惜,珍惜时间,珍惜感情,珍惜生活中所有宝贵的日常。当一切回归平静时,认真生活,用心生活。尽管成长的路途中总会走很多弯路,会遇到很多刻骨铭心的人与事,无论是阳光明媚还是荆棘坎坷,都能心平气和地接受,这大概就是岁月赠与成长的模样,亦是成长反馈给岁月的现状。

三十而立,三十而已,三十刚好。

三十岁的我还是我,只是换了一种方式向前。

愿三十岁的我,昂首阔步、大步向前,去邂逅那个更好的自己吧!

(四)

按照疫情防控指挥部的决定,2021年11月1日进行第五轮全员核酸检测。天刚微微亮,敲门声就已响起,裹上衣服探出脑袋,身穿防护服的医务人员手持长长的棉签已经等在那里了,核对姓名,采样,前后也就十几秒,可他们得一层楼一层楼地走,一个门一个门地敲。因为封控小区的特殊性,从第一轮起,都是由医护人员上门进行采集。很巧合,连续五次我们都见到了同一位医护人员。“阿姨,阿姨,你又来啦。”女儿在门边兴奋地跳了起来。“是的,小美女,阿姨又来了,阿姨很喜欢你哟。阿姨家也有一个像你一样的小妹妹,不过阿姨已经十几天没见到她啦!”那一刻,我鼻子有点发酸,心底的情绪开始上涌。疫情之下的“大白”母亲,将分离与想念的悲伤埋在心底看不见的地方,脸上表现得异常平静又安定,真让人崇敬,又让人心疼。

在疫情防控的最前沿,我们看到了最美的逆行背影,看到了最坚定执着的双眼。从晨光熹微到暮色四合,他们勇挑重担不知疲倦,专业和勇气令人赞叹;他们是英雄但不是超人,却不顾自身安危把疫情阻断。他们有着一个温暖又响亮的名字——“天使白”,百姓的安慰,是他们最大的牵挂;他们的平安,是我们共同的期盼!

(五)

半个多月的“疫情”阴霾,让每个醒来的清晨,我们习惯于站在窗前,期待天晴渴望阳光。2021年11月6日,一场大雪惊艳了我们的目光,微信朋友圈更是热闹沸腾,拍雪景,堆雪人,祈愿山河无恙,国泰民安。今年的第一场雪,没有了往年拥堵的人流,没有了上下班急促的人群,却多了令人触动的坚守。面对镜头,他们的回答总是那么的一致,“谈不上家国大义,我们只是在用自己的双手保护自己的家园”,简单朴实的话语中蕴藏着无比坚定的力量,更是对疫情早日退去的希望和期盼。

瑞雪兆丰年,雪过疫情散。一场雪带来了“城市居民小区分区分级管控”的好消息。这真是天大的好消息,这是全市五十多万人共同维护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让我们静候平安,静候烟火芬芳与绿洲山川;让我们静候解封,静候下一个清晨与飘雪的冬季,我们将在雪中相见,不必热泪盈眶,只轻轻地问一句:“张掖,别来无恙。你,我,依旧安好。”

后记:所有在这场战“疫”中,无私奉献的人,都值得最崇高的敬意和感谢。所有默默坚守努力的人,都值得一声“辛苦了”。愿山河无恙,人间皆安!期盼守得云开见月明,再一次看见彼此的笑脸。

(作者单位:张掖市人民检察院)


责任编辑:高富强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