虔 诚 的 守 望
□ 董凯
从上警校到参加公安工作,成为一名警察,我走过了二十一个春秋,在这二十多年的职业生涯中,一直在基层派出所工作,一直走在乡村的路上,这条路很长。二十多年来,我用双脚和汗水丈量生命的长度和宽度,用守望和坚持找寻警察职业的神圣与光荣。多年来,我在徘徊中前行,在彷徨中摸索,在迷茫中坚守。一路走来,有欢声笑语,有酣畅淋漓,有热泪盈眶,有委屈辛酸,这一切,连同走过的路汇聚成一条川流不息的河,流经苍茫的群山。
生而为人的命运让我和我的职业都和乡村紧密相连。从小,我生活在农村,头上是蓝天白云,身下是溪水绕膝,放眼望去,四面环山,绿树成荫,蝉鸣鸟叫,一派田园风光。因为年少,无法顾及眼前的风景,走出去,是我唯一的动力。想象中,山外的世界一定美好,让人充满渴望和向往,无形中增添了许多的力量和勇气。在前行的路上,我不断地付出与牺牲,因为读书考学,彻底改变了我的命运,跳出了农门,来到了徽成盆地,成为一名人民警察。
十多年来,我带着文县的乡土来领略成县的山水,这里的山和文县的山一样熟悉,这里的水和文县的水一样清澈,山,依旧高,水,依旧长,路,依旧远。大山承载着我的梦想,绿水孕育着我的希望,我在山水之间虔诚地修行,用工作和信仰打发寂寥时光。至今,我的周围还是泥土的芬芳,村庄的鸡鸣狗吠,夕阳晚照后的袅袅炊烟,多少年后,又是如此熟悉。仍然觉得,我是坚守在村庄的那个人,我的命运和村庄紧密相连。守望乡村成了我一生的信仰和挥之不去的记忆。
站在乡村的塬上瞭望,这何尝不是人生的一种最曼妙的风景,看山,看水,看村庄。在十多年的工作历程中,走遍了山川河流,走过了土墙木屋,脚步互换让平安延伸在千家万户,定分止争化干戈为玉帛,走进春的芬芳,落在冬的白茫,一年又一年。我在坚持工作中找到了一种存在,那就是我的付出能够带给更多人安宁,让他们很好地生活,特别是给需要的人更多的慰藉,多一分平安的力量。
建党100周年的今天,我坐在乡村文化广场观看一场场精彩绝伦的文艺汇演,思绪万千,动人的旋律,优美的舞姿,热烈的体育运动,还有乡土气息的地方小调,这一切的背后都有我辛勤的汗水和默默付出。留在我脑海深处的是孩子们表演,他们稚嫩的脸庞,柔软的动作,朝气蓬勃的模样,吸引着每一个在场的观众。孩子们的笑脸就是祖国最好的模样,也是这个时代最好的印记。在观看孩子跳舞的时候,我听见有一个大人说,这和城里的孩子跳得一样好。是啊!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必然让城乡融为一体,让美丽乡村也能够结出累累硕果。曾经,一个小山村的孩子,由于种种,各方面都会限制一个孩子的想象力,玩泥巴、打水仗是全部童年。而今,平安让他们插上腾飞的翅膀去山外看更辽阔的世界。
一场文艺汇演,它的背后是新生的开始。站在孩子面前,我能够感觉到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对学习的用心,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就如破土而出的幼苗,向阳而生,向光而行。我在人群中穿梭时,一个小男孩看着我笔挺的警服,向我敬了一个少先队礼,冲着我大声说,他长大后一定要成为人民警察。一个小女孩从我身边走过时,她的眼里满是羡慕崇拜的目光,或许若干年之后,她就是这支队伍里的一员。他们的身上,有一种旭日朝阳的存在,再一次证明,从警值得。
十多年的农村工作,守望乡村,守护平安,从农村到乡村,展示着和谐共生。从警,我一生的挚爱,守望,我无悔的追求。在未来的路上,我会用虔诚刻下时代的印记,用信仰书写美丽人生。
(作者单位:成县公安局)
责任编辑:高富强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