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去的湾弯村学

发布时间:2021-02-08 16:08:39     

远去的湾弯村学

□ 坚成祥


湾弯村学,巴掌大,如鸟笼,挂在大山的悬崖边。一年四季的西北风,吹了刮,刮了吹,发飙时还要铆足劲儿抽几下,时常尘土飞扬、黄沙漫天。

这是30年前,我刚拿到派遣证时,同事们描述湾弯村学的景象。步入校门,我才知道还有比风更难应对的事。

行路难。湾弯村坐落在大山深处,离公路最近的路,也足有十五里。那是条羊肠小道,山势陡峭,道路崎岖,每逢下雨,路面就变得泥泞不堪。那年月,一到秋季,雨水特多,三天两头地下,下起来还没完没了。每周返校,我至少要带一周的生活品,最少也有十多斤。心爱的“飞鸽”牌自行车,一旦离开沥青公路,泥巴总要上演“霸王剧”,把路上散落的柴草和石子组织起来,粘附在车轮上,钻进泥瓦里,挤在车叉处,让车寸步难移。可气的是,泥巴和车轮,就像牛郎和织女,总爱如漆似胶般粘在一起,找来树枝,捅开泥瓦,车轮滚不了几圈,又会被死死卡住。别无他法,只能挽起裤腿,背上行囊,扛上车子,徒步行走,经常满身泥巴,像流民,困苦不已。

住宿难。名为学校,其实只有农家小院那么大,唯一的建筑是一栋土瓦房。这房子一分为三,两间教室,一间办公室。教室窄小,桌凳挨挨挤挤,只容得下小孩子出入。听村民讲,学校的课桌凳,全是由棺木板打制的。兴修梯田时,村民们从墓群里挖出很多棂棺,棺木板厚重瓷实,拿回家有忌讳,扔了怪可惜,便物尽其用,搬到学校,做成了课桌凳。办公室太小,不足6平方米,墙角有座黑漆漆的土灶台,窗下有个冰冷潮湿的大土炕,窗台上堆积着生火取暖的玉米棒、小麦秆和枯树枝,办公桌椅简陋笨重,还散发着一股异味。怕串味,食物不敢放桌里。怕喝水,热水杯放桌上,桌面总能被杯底烫出一圈粘稠的油脂。更怕下雨,连绵阴雨天,柴草湿漉漉的,点不着火,烧不热炕,住小屋如同住冰窖,睡土炕如同睡冰床。

生活更难。湾弯村没有商铺,下雪下雨天,周末回不了家,缺醋少盐了,没菜没油了,不敢到村民家去借,一旦消息散布出去,家长们准会死缠硬磨地请我吃饭。村里缺钱,学校没钱,村民们挣扎在温饱线,我不愿打扰村里,更不想给村民添负担,只能凑合着吃难以下咽的水煮面。湾弯村没有诊所,生病要到镇上去就诊,来去近百里,骑最便捷的交通工具——自行车,最快也要多半天。自备的药物,一旦吃完,生病了,要硬扛,至少要扛到周末或节假的前一天。湾弯村唯一的水泉,在深谷的烂泥滩,取水要经过一段狭窄危险的悬崖边,稍不留神就会掉进山涧。好几次,到了深夜,才发现无水。饥渴难耐时,只能把积雪舀进陶瓷缸子,架在炉火上,制造自来水。农村的冬天经常停电,一旦从冰冷的被窝里冻醒,就得披上棉被,点燃蜡烛,生起火炉,拖着疲惫的身体,半睁半闭着红肿的双眼,依赖炉膛里时大时小的煤火,一分一秒熬到天亮。

后来,“普九”了,湾弯村学与比邻村学合并,建成了湾弯小学。再后来,听说,村里外出务工人员增多,有的家长把孩子转到城市读书了。去年,又听说,湾弯小学与比邻小学合并,同湾弯村一起搬迁到了新农村。今年“国庆”,我有幸目睹了新农村和新湾弯小学的新发展、新变化。

道路美。车行公路上,尘土飞扬的情景一去不复,上下颠簸的感觉荡然无存,路面宽阔又平坦,卫生干净还美观,急转弯处有标识,分岔路口有指南,悬崖边处设护栏,视频监控把路看,斑马线上行人过,车辆礼让挺安全,公路两旁植被绿,花坛里面花儿鲜,偶有村庄穿堂过,别墅洋楼齐显现。车行山巅,放眼望去,有硬化的通村公路,在高山深坳蜿蜒盘旋,把零星分散的村子,贯穿起来,连结成片;有宽阔的产业路,穿行在果园、蔬菜基地、养殖场和加工厂之间,把客商引进来,把产品运出去,把劳动果实换成生产生活的本钱;有农用车、大货车、小轿车、摩托车欢快地奔跑在村落与田地间,老牛拉破车的时代早已翻篇,现代化农业生产正在稳步实现。这条条大路,既是交通路、观光路,更是经济路、文明路,不仅彰显了城镇化建设向农村的大拓展,而且标志着城市文明与区域经济向农村的大发展。

环境美。峰回路转,新农村就呈现在了眼前。村庄随山势而建,呈“品”字形,其设计理念,既有城市新建小区的特征,又有农村新时代的格调。听司机讲,新农村也称美丽乡村,上“口”为公共办公区,有学校、村委会、文化广场、乡村大舞台、法治长廊、农家书屋、健身器材等;左下“口”为村民住宅区,有一排排青顶白墙的小洋楼,每栋楼房有两层,五室三厅二卫,还附带一个小院,院内有花园、车库和凉厅;右下“口”为休闲娱乐区,有亭台、喷泉、假山、雕塑、花坛、草坪、绿树、浅水湖等。凡城市小区所拥有的,这里几乎都有,而城市小区所没有的,如清新鲜美的空气、和煦明媚的阳光、瓜果蔬菜的清香、色泽亮丽的水果、舒适漂亮的小洋楼等等,这里皆有,真是美不胜收。

校舍更美。一下车,我就直奔学校。教学楼有三层,整体呈“凸”字形,红砖墙面,绿色玻璃窗,色调谐和,美观大方。教学楼前,是宽广的塑胶操场,操场周边绿树葱茏,操场上有篮球场、足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场、环状跑道。教学楼上,有教学室、电教室、会议室、办公室、资料室、实验室、阅览室,每间房屋整洁卫生、宽敞明亮,特别是教学室,有电脑、投影仪、图书角、钢化黑板,皆单桌单椅。教学楼后,是一座两层楼,有体材室、医疗室、食堂、教工宿舍等,教学设施齐全,配套设施完备。参观间,门卫很健谈,教学楼“凸”字设计,寓意小学教育是基础工程,要筑牢夯实,为祖国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奠定基础;“红砖墙”,寓意为小学教育要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绿玻璃”,寓意为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教育要遵循教育规律,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教育与经济是一个人的两条腿,要想走得快、跑得稳,就得相辅而行。湾弯村学的消失是必然,湾弯小学的撤并也是必然,新湾弯小学的建成更是必然。我想,随着全面小康的建成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教育与经济将会更加协调发展,新农村的天会更蓝、山会更青、水会更绿、人会更美,新湾弯小学的今天很美好、明天会更美好、未来会更加美好。

(作者单位:天水市秦州区委政法委


责任编辑:高富强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