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爷的军功章

发布时间:2025-08-13 15:48:22     来源:甘肃法治报

姥爷的军功章

□ 曹治

纪念馆柔和的灯光下,一枚斑驳的军功章静静地躺在展柜里。李怀旺的外孙女丁玫指尖轻触冰凉的玻璃,声音哽咽:“姥爷走之前总说,这枚章不是他的荣耀,是替牺牲的战友们守着的念想……”泪水在她眼中倔强地打着转,却始终没有落下。这枚沉甸甸的勋章,承载着一段血火淬炼的岁月,也照亮了她人生奋斗的航程。

烽火淬炼:战场上的不屈脊梁

据丁玫讲:她的姥爷李怀旺,1925年8月出生于陕西省米脂县,16岁当民兵,先后任民兵连长、排长等。1943年5月秘密入党,成为一名中共地下党成员。

李怀旺参加过无数次战斗,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再到奔赴朝鲜战场,他身体最终落下了残疾——那枚军功章成为他余生最珍重的物品。

战争结束后,姥爷没有躺在功劳簿上,而是将染血的军功章深藏箱底。他的人生轨迹从武装部、粮管所,最终投身到康县平凡的工作中。岗位在变,姥爷始终如一。离休后,他教诲子女:“不要贪图钱财,要比就比谁工作干得出色!”

泪光传承:血脉里的精神火炬

2024年7月,在雪地战场与山林田野间永远挺立不屈的姥爷,永远闭上了他见证过太多沧桑的眼睛。

整理遗物时,丁玫曾含泪捧起姥爷极少示人的军功章。面对工作瓶颈时,会想起姥爷的军功章,记起他雪地突围的果敢;在工作一线奔走时,体会到姥爷“双手刨出好日子”的执着。姥爷的抗战精神,早已熔铸为她血脉的一部分。那枚静静陈列的军功章,是穿越烽火的家书,是无声的冲锋号角,提醒着后来者:最深的守护,是把前辈以命相搏换来的山河,建设成他们当年梦想中璀璨的模样。这薪火相传的奋斗,便是对抗战精神最崇高的致敬,对历史最深情的告慰。

新征程上:永不熄灭的薪火相传

李怀旺走了,他深藏的军功章却成为照亮我们后辈征程的恒星。从抵御外侮的战场到科技强国的前沿,从守护国土的寸寸山河到攀登创新的巍巍高峰,那份在民族危亡之际迸发出的血性、担当与百折不挠,始终是驱动我们奋进的澎湃引擎。

当新时代的号角吹响,我们这一代人的“战场”已然不同。但李怀旺那枚深藏的军功章时刻提醒着我们:真正的精神勋章,是在平凡日子里不息地奋斗,从抗战烽火到复兴征程,那份敢于牺牲、甘于奉献、坚韧不屈的意志,始终是我们民族最雄浑的进行曲。

当丁玫和其他的年轻人在各自的“战场”上埋头苦干、矢志创新时,正是在用新时代的方式,赓续着先辈用生命熔铸的精神基因。

(作者单位:甘肃法治报)

责任编辑:高富强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