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威市消防救援支队开展危化品运输车辆事故处置应急演练。 武威市消防救援支队供图

“蓝焰逐浪·2025”全省抗洪抢险实战演练现场。 陇南市消防救援支队供图

定西市消防救援支队在安定区石羊岭隧道开展灭火救援演练。 定西市消防救援支队供图

3月28日,嘉峪关市消防救援支队在西部天地物流园开展大跨度大空间厂房灭火救援实战拉动演练。 嘉峪关市消防救援支队供图

消防救援人员在漳县武阳镇汪家河村清理现场废墟。定西市消防救援支队供图

9月23日,甘南州消防救援支队消防指战员开展楼层火灾内攻操训练。 甘南州消防救援支队供图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李晓云
通讯员 吴鲁毅 王晓宇 胡月 李葳 马俊平 马青云 裴志峰 刘二娜
2025年是甘肃省消防救援队伍深化执勤岗位练兵的关键之年。在省消防救援总队党委的领导下,队伍各级紧扣实战需求,聚焦能力提升,立足地域灾害特点,坚持实战牵引,不断提升综合救援能力,特别是在榆中县山洪灾害、陇西县5.6级地震救援中响应迅速、科学处置,赢得了地方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高度赞誉。
科学规划部署
构建运行高效的练兵体系
省消防救援总队党委始终坚持“练为战”的指导思想,将执勤练兵工作作为党委工程、基础工程来抓,通过科学谋划部署、完善制度机制、严格督导考核,构建系统完备、运行高效的练兵体系。
党委统领 制度保障坚强有力
省消防救援党委始终坚持练兵备战、实战实训导向,严格落实议战议训议安全制度,9次专题研究执勤岗位练兵工作、研判分析练兵形势、推动解决练兵困难。先后召开专题解读会、灭火救援指挥部条线会,从制定背景、重点任务、目标成效等方面为队伍各级抓实练兵工作提供清晰指引。
各支队党委闻令而动,兰州市消防救援支队严格执行“日常调度、定期考核、全员比武、实战锤炼”的练兵模式,切实树立起鲜明练兵导向;白银市消防救援支队牢固树立主责主业意识,通过制度强训、奖励强训、保障强训有力推动训练工作责任落地,形成良好的训风训态;平凉市消防救援支队建立“议训、研判、督导”的闭环机制,采用“基础达标、专业进阶、实战融合”的三维训练体系,对练兵方向进行动态校准;庆阳市消防救援支队建立领导组训、从严治训、科学施训、竞赛比训、奖惩励训、督考促训、保障助训7项制度,确保练兵“重视有位置、推进有制度、落实有引领”;张掖市消防救支队建立“党委统揽、主官主抓、各司其职、齐抓共管”工作格局,实行层级管理、责任捆绑、压力共担、同奖同惩的工作制度;陇南市消防救援支队落实“党委成员包片负责制”,通过分级分岗细化任务、按时按段量化措施,建立起“决策、执行、监督”的闭合管理机制。
科学组训 全员练兵成效显著
省消防救援总队成立练兵办并实体化运行,制定下发了《2025年度全省消防救援队伍执勤岗位练兵方案》以及练兵任务清单、赋分细则,明确4类练兵对象,细化训练内容,每月对练兵工作赋分考评,每季度对练兵质效开展暗访督察,针对存在问题,下发督办,整改落实,形成了“以督促训、以训促战”的练兵格局。
各支队坚持按纲施训、科学组训,市消防救援突出全员参与,激发训练热情。白银市消防救援支队邀请专业体能训练机构开展科学化、实战化应用体能训练,做到学先进、教方法、提质效;酒泉市消防救援支队利用真烟真火模拟训练设施,开展烟火特性、读烟识火、通风排烟等技术训练,提升指战员应急处置能力;武威市消防救援支队组建安全示范班,拍摄作战安全技能训练和安全管控示范片;临夏州、兰州新区消防救援支队制作执勤岗位练兵工作任务“一张图”,拉单列表,按时按质按量推进;定西市消防救援支队创新“六练”机制,练指挥、练协同、练技能、练战术、练体能、练安全,着力破解训练瓶颈。
聚焦实战需求
提升专业精准的救援能力
省消防救援总队紧盯实战打赢需要,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夯实灭火救援准备,强化提升灭火救援能力。组织召开灭火救援工作“问计基层”调研座谈会,为作战训练工作制定良策、作出决策提供依据。
深化专业培训 壮大人才队伍
各地围绕典型火灾扑救、特种灾害救援、指挥能力提升、作战安全管控、师资骨干培养等重点,分级分类开展专业技术培训。兰州、白银、武威、平凉、庆阳、张掖、临夏、兰州新区消防救援支队积极对接国家陆搜基地开展地震救援专业技术培训认证;嘉峪关、金昌、天水、酒泉、甘南消防救援支队组建战训人才师资教员团队,采取“上门培训、巡回示教”帮扶指导基层训练工作;兰州、陇南消防救援支队依托辖区江河开展水域救援技术培训,提升应对复杂水域灾害综合救援能力;武威市消防救援支队依托机构挂牌成立水域、交通、雪山、化工、隧道等专业培训基地,组织指战员开展常态化轮训。
聚焦短板弱项 破解瓶颈难题
按照“地域相近、便于协同”原则,将全省15个市州划分为“东、中、西”协作区,制定下发《全省消防救援队伍灭火救援区域协作工作指导意见》,辐射“陇东、陇中、河西”地区,实现协作区内资源共享、平战结合、优势互补,利用跨区域实战演习对河西协作区地震救援能力进行综合评估。省消防救援总队、支队召开战训工作座谈会,征集梳理业务训练、作战指挥、战训基础、综合保障4大类具体问题12条,分类分级制定整改措施16项。抽调兰州、白银、武威、庆阳、张掖、平凉、兰州新区消防救援支队业务骨干成立6个课题组,对全省17家风光发电、储能电池制造、特高压直流输电、电化学储能、新能源交通工具等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和单位实地调研。组织全省75名战训业务骨干开展新能源和高层建筑及大型商业综合体灭火救援技术培训,破解新能源和高层建筑及大型商业综合体领域灾害处置难题,推动全省消防救援队伍实战能力与全省产业发展、城市建设同频共振。
突出实战演练
淬炼过硬打赢本领
省消防救援总队树牢战斗力唯一标准,坚持“练为战”的指导思想,主动融入大应急体系,通过开展多类型、多场景实战演练,强化联战联训,在实战化演练中锻造尖兵,提升协同作战能力。
演练贴近实战 场景覆盖全面
省消防救援总队结合全省事故特点,制定化工装置、轨道交通、物流仓储等7类场所《熟悉演练要素化指引清单》,规范熟演流程、明确熟演重点。建立“计划组织+临机设情”“导调评估+能力测评”“观摩示教+实战演练”机制,组织总队、支队完成高层建筑、大型商业综合体等灾情灭火救援拉动演练150余次,先后在兰州、张掖、陇南市组织开展大型商业综合体灭火救援、“祁连砺锋・2025”抗震救灾、“蓝焰逐浪·2025”抗洪抢险实战演练,共调集全省消防救援队伍及社会联动力量约1700余人参演,全面检验新技术、新装备、新战法效能。
联战联训协同 应急响应高效
省消防救援总队高规格举办应急救援联勤联动单位暨灭火救援专家联席会议,与省气象、地震、林草、自然资源、森林总队等部门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定期就森林草
原火灾、极端气象灾害、地震地质灾害等进行预警提示和风险预判,针对性做好应急救援准备,超前性落实安全管控措施。陇南市消防救援支队围绕辖区典型洪涝灾害事故,联合多队伍常态化开展实景实训;张掖市消防救援支队与森林消防队伍开展联勤联训,创新战术战法,提升特殊灾害事故救援能力;平凉市消防救援支队联合辖区有关部门在高速公路服务区、收费站建成14座消防水鹤,着力解决高速公路火灾扑救供水难题;庆阳市消防救援支队召开全市多种形式消防队伍“联勤、联训、联战、联调”工作会议,构建多元一体应急救援体系;定西市消防救援支队与车辆报废公司深化协作机制,在各县区开展车辆破拆救援训练。
直面实战淬炼
在应急救援大考中彰显担当
2025年8月榆中县山洪灾害、9月陇西县5.6级地震,在重大灾害面前,全省消防救援队伍闻警即动、向险而行,在实战中检验练兵成效,展现过硬本领。
闻“汛”而动 山洪灾害救援展现过硬素质
8月的强降雨导致榆中县部分地区山洪暴发。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省消防救援总队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调派兰州消防救援支队和周边消防救援支队救援力量迅速集结,赶赴灾区。
在榆中灾区,消防救援人员面对的是淤泥和湍急的洪水。他们利用抛投器搭建绳索通道,采取分段接力的方式转移被困群众。在泥石流冲击最严重的区域,指战员们冒着持续降雨和二次灾害的风险,利用雷达生命探测仪、搜救犬等装备,对被埋压区域进行拉网式排查。经过连续36小时的奋战,成功搜救转移被困群众280余人,疏散危险区域群众600余人。
地震救援 在搜救任务中书写忠诚
9月27日,陇西县5.6地震发生后,省消防救援总队立即启动地震救援应急预案,调派定西、兰州、天水消防救援等支队的地震救援专业队赶赴灾区。
救援力量到场后,严格遵循“突出重点、全域覆盖、分片包干”的精准定位搜救原则,将震中周边2个县10个村、25个社精准划分为2个救援作战区、25个搜索排查作业点。救援人员携带生命探测、破拆、顶撑等便携装备,迅速投入搜救排查,采取“以房找人、以路找人、向导找人”的救援战术,开展地毯式人员搜救、排危除险和紧急疏散,连续实施2轮全覆盖排查,共调派救援人员260人次,搜救10个村,搜救小组坚决做到不漏一村、不落一户、不遗一人,累计共排查房屋2073户、7424间,安全转移疏散群众1000余人,圆满完成了震中的搜救任务。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甘肃省消防救援总队将继续坚持战斗力标准,深化改革创新,夯实训练基础,强化联战联训,筑牢安全防线,持续提升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能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幸福美好新甘肃贡献消防力量。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