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压实行业部门消防安全监管责任,着力提升从业人员消防安全意识。连日来,甘肃消防救援队伍各级结合工作实际,靶向施策、精准推进,广泛深入各行业部门开展消防“大培训”活动。
提升餐饮从业人员消防安全意识
近日,省消防救援总队联合省商务厅开展全省餐饮企业消防安全专题培训,省烹饪协会有关负责人、理事单位以及全省200余家重点餐饮企业负责人在主会场参加培训。各地3000余家重点餐饮企业负责人、员工通过视频直播同步参加培训。授课人员重点对餐饮场所常见的燃气报警切断装置安装不规范、堵塞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操作间与餐饮区未进行防火分隔等突出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逐项介绍了餐饮场所用火用电用气管理、安全疏散条件、消防设施管理等方面的检查流程、注意事项、抽查重点等内容,进一步提升餐饮企业从业人员消防安全意识。
把好医疗机构消防安全关
庆阳消防在全市卫健系统开展消防安全知识培训工作,培训人员现场播放了近年来医疗机构发生的典型火灾案例,深入剖析了医疗机构的火灾形势现状,详细说明了做好医疗机构消防安全工作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同时,结合卫健系统工作实际,对消防安全主体责任制,火灾的形成和发展过程,火灾的危害,初期火灾的处置、火场自救逃生、单位火灾防控措施等消防安全知识进行详细讲解,督促全体参会人员要高度重视消防工作,及时消除本单位存在的火灾隐患,确保消防安全持续稳定,进一步提高了全市卫健系统工作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1500余名餐饮从业人员同堂培训
临夏消防对全州餐饮行业开展消防安全专题培训,全州1500余名餐饮行业从业人员参加培训。培训结合近年来全国发生的典型餐饮行业火灾案例,认真分析了餐饮行业现场火灾特点、致灾原因等,并就餐饮行业火灾荷载大、用电量多,违章用火、用电违法现象突出,加之电气线路老化和管理不到位等实际隐患问题,强调了餐饮场所消防安全负责人、管理人的职责及法律责任,提醒从业者要严格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加强消防安全管理,规范设置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要保持畅通,结合培训内容开展一次隐患排查和员工安全培训。参训人员热情积极,兴趣浓厚,大家纷纷表示,这次培训让自己更加深刻地了解了消防知识,掌握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切实提高了单位和自身的消防安全意识。
提升邮政快递业消防安全管理能力
为进一步提升邮政快递业消防安全管理能力,增强全体员工消防安全防范意识,嘉峪关消防联合市邮政管理局走进嘉峪关市金翼物流园开展消防安全培训。培训人员结合典型火灾案例向企业员工们详细讲解火灾的危害性、火灾预防措施、火灾应急处置以及遭遇紧急情况时如何正确安全疏散等基本常识,向物流仓储、运输一线职工讲解了日常工作中需要格外防范的细节问题,详细分析了行业常见起火因素和管理薄弱环节,现场示范常用消防器材操作动作要领,手把手指导企业员工操作灭火器及水带连接消火栓,让参训人员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掌握更多的消防安全知识。
组织消防工作所人员开展业务培训
武威消防组织全区消防工作所人员开展业务培训,重点就日常开展执法工作中遇到的常见问题,如何开展监督执法进行系统培训。针对“九小场所”、多业态混合生产经营场所、人员密集场所等场所,培训人员依据消防所工作职责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消防安全责任制实施办法》中的法律依据,逐一进行讲解、分析,现场解答在基层火灾隐患治理、消防执法检查程序、法律法规运用、消防监督现场检查等执法检查工作中存在的疑问,手把手教授“九小场所”监督检查要点、常见火灾隐患类型和容易混淆或忽略的要点,手把手教学,让参训人员进一步熟悉相关工作,为进一步提升乡镇、街道应急管理和火灾防控水平打下坚实基础。
确保火灾隐患早发现早整改
金昌消防走进紫金花城景区管理处联合开展消防安全培训,宣传人员结合辖区火灾形势和景区火灾特点,深入分析了景区火灾发生的原因和火灾事故造成的危害,重点讲解了如何检查基础消防设施、器材,如何有效落实场所内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发生火灾后如何疏散游客、如何逃生自救、如何对初期火灾进行扑救等问题。现场解答了景区员工日常工作中遇到的消防疑难问题,进一步加深了员工对消防安全知识的理解。同时,耐心叮嘱大家要加大防火巡查检查的次数和力度,确保火灾隐患早发现、早整改。
掌握检查消除火灾隐患能力技巧
张掖消防深入市信访局开展消防安全培训,宣传人员结合信访局工作职责,围绕党政机关单位消防安全日常管理、消防知识等方面详细讲解了如何排查办公场所以及身边的消防隐患,发生火灾如何逃生等知识,进一步推动工作人员掌握检查消除火灾隐患、组织扑救初期火灾、组织人员疏散逃生、消防宣传教育培训等消防安全“四个能力”,使参训人员对消防安全工作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通讯员 刘瑞瑞)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