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取审议“一府一委两院”工作报告22项,开展执法检查5项、专题询问2次、专题调研8项……2023年,省人大常委会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和省十四次党代会、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工作任务,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靶向精准开展人大监督工作,把正确、有效、依法监督落到实处,着力推动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聚焦“双千行动”
推动重大决策部署落实见效
“项目推进中还有哪些困难,有没有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下一步有哪些计划,能不能如期完工”……2023年4月至9月,省人大常委会找准依法履职与全省中心工作的结合点和切入点,统筹省市县三级人大常委会自下而上联动开展千名代表调研视察千项工程,组织2565名四级人大代表和有关专家学者,对1675个项目开展调研视察并进行深度分析,形成了具有较高决策参考价值的调研视察成果。调研视察结束后,着力推动落实“后半篇文章”,持续跟进监督,调研视察中发现的665个问题已推动解决518个。
去年,省人大常委会认真研究起草《大力培育和弘扬企业家精神支持和鼓励企业家干事创业的决定(草案)》和《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决定(草案)》,分别经常委会会议审议后出台。决定的出台,进一步优化了我省民营经济发展环境,营造了理解、尊重、爱护、支持企业家的社会氛围。
同时,省人大常委会着力推动全省预算联网监督系统建设,加强对预算执行情况的动态监督。确定30位省人大代表为预算审查联系代表,组织代表有序参与预算审查监督。聘任31名经济、财政、税务、审计、会计、金融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建立省人大常委会计划预算咨询专家库,利用专业力量提高财经审查监督水平。聘任以来,10名专家学者参与了2023年的“双千行动”调研视察活动和国有资产管理监督调研活动。
聚焦高质量发展
让监督更有效率
2023年,省人大常委会听取审议计划、金融、“十四五”规划纲要实施情况中期评估等报告,开展种子法、科学技术进步法及我省兰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条例执法检查,对全省开发区(工业园区)发展情况进行调研,对乡村产业振兴进行专题询问,助推经济实现量质齐升。
省人大常委会加强预算和国有资产管理监督,深入落实预算审查重点拓展改革,听取审议预决算、审计及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等报告,严格审查批准省级决算、预算调整方案,审议批准新增政府债务限额分配计划,建立新一届计划预算咨询专家库,推动全省预算联网监督系统建设,推进完善全口径预决算审查监督。听取审议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报告,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同时,加强生态环保监督,听取审议黄河国家战略规划实施、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实施等报告,开展湿地保护法执法检查,对农业节水、国土绿化、公安机关打击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犯罪进行调研,推动山川秀美现代甘肃建设。
聚焦民生关切
让监督更有温度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人民群众的呼声是人大常委会履职的风向标和指南针,坚持民生优先,促进民生改善,更是人大监督工作不变的主题。
“我省将采取什么措施来加强医疗卫生队伍建设,整体提升卫生健康人才的诊疗能力”“我省医保在降低医药价格、改革支付方式、提升医保资金使用效益等方面有什么具体举措”……2023年9月26日,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举行联组会议,结合审议省人民政府关于全省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情况,开展专题询问。
一问一答,问到了发展要害,答出了使命担当。
专题询问是一种很有力度的人大监督方式,是从人大的角度督促和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社会治理与民生保障,对于实际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意义。
2023年,省人大常委会加强社会民生监督,听取审议法治政府建设、未成年人审判和检察工作、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情况等报告,对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进行专题询问,听取审议安全生产工作情况报告并开展执法检查,围绕低收入群体基本生活保障、青年就业、义务教育“双减”、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开展调研,跟踪落实道路交通安全条例执法检查报告及审议意见整改情况,用“人大声音”回应人民关切。(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张萍 张瑞军)
责任编辑:韩小月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