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法治动能

发布时间:2023-12-04 15:36:16     来源:甘肃法治报

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法治动能

——我省各地各部门如期完成“八五”普法中期任务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龚利芳

2021年“八五”普法开展以来,我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宣传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广泛宣传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提升公民法治素养,深化普法依法治理,推动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为全省高质量发展营造了良好法治环境、注入了强劲法治动能。

经过近三年的努力,经“八五”普法中期评估检查,综合开展“全省普法工作成效和群众满意度调查”,第三方评估大数据全省“八五”普法群众满意度为91.56%,全省各地各部门如期完成“八五”普法中期任务,全社会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氛围更加浓厚。

(AQEY,12·4特刊安排稿件,配图3(27692316)-20231204153448

2023年5月18日,金昌市司法局在民法典公园开展民法典宣传月法治文化展演活动。金昌市司法局供图

高站位部署推动

全民普法凝聚新合力

省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关于开展第八个五年法治宣传教育的决议》,省委、省政府转发了《省委宣传部、省司法厅关于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对全省“八五”普法作出全面部署,明确了全民普法工作“路线图”,推动普法工作与重大工作同部署、同考核、同落实。

省、市、县不断强化普法工作的组织领导,组建省市县三级“八五”普法讲师团2869名、志愿普法队伍37227人,省市县三级共投入普法经费2700余万元,扎实推动普法工作深入开展。省级举办“八五”普法骨干培训班、新媒体普法骨干培训班、法治乡村建设培训班,指导市县举办普法骨干培训班1465期,覆盖8.9万余人次,夯实普法工作基础,推动各部门单位“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落地落实。

完善考核考评体系,全省各级各部门将普法工作纳入法治建设、平安建设、乡村振兴等考核内容,将法治素养和依法履职情况作为考核评价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的重要内容。今年在各级各部门开展自查的基础上,全省组建7个督察组,集中督察了各市州和20个省直部门(单位),深入基层一线,综合第三方评估,全面掌握全省普法现状,推动普法工作向纵深发展。

(AQEY,12·4特刊安排稿件,配图2(27692325)-20231204153438

2023年6月4日,白龙江林区法院开展世界环境日双语普法宣传活动。白龙江林区法院供图

全覆盖学思践悟

思想引领达到新高度

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八五”普法的首要任务,省委主要领导发表署名文章,省政府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组织省市县三级政府领导干部进行专题辅导,各级各部门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必学内容,列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和社会主义学院必修课程,举办习近平法治思想等专题培训班、研讨会2100余期,覆盖领导干部50余万人次,推动全省普法工作者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打造甘肃卫视《法治伴你行》栏目、甘肃日报“习近平法治思想专栏”、法治甘肃网“三大平台”,在省委党校(甘肃行政学院)、甘肃政法大学、陇东学院建立“甘肃省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基地”,深化宣传解读。省市县三级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巡回宣讲1513余场次,法治甘肃网刊发法治甘肃动态22740篇,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进农村、进社区、进机关、进企业、进校园、进军营、进网络。

全省各级各部门围绕构建“一核三带”区域发展格局、实施“四强”行动等中心工作,聚焦国家安全、主动创稳、优化营商环境、科技发展、安全生产、乡村振兴、疫情防控等重点领域,细化措施抓实专项普法,开展专题普法活动5.87万场次,覆盖320余万群众,不断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转化为甘肃实践。

(AQEY,12·4特刊安排稿件,配图4(27692331)-20231204153427

2023年8月22日,金昌市司法局开展送法进军营活动。金昌市司法局供图

立体化常态宣传

法治环境呈现新面貌

制度化抓实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印发《甘肃省领导干部学法清单制度》《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清单制度》,建立首学、必学、选学“三个清单”,常态化、制度化推动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学习。优化甘肃省国家工作人员学法考试平台功能,每年组织36万余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省属国有企(事)业管理人员开展学法培训、考试,参学率参考率合格率均达95%以上。

精细化抓实青少年学法用法,开展青少年“学法守法·健康成长”法治宣传教育专项行动,实施“家校联动·德法同行”等9大行动,组建青少年普法讲师团42人,建立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基地572个、模拟法庭290个、维权岗891个,“法治第一课”覆盖全省268万中小学生。配备中小学法治副校长6145名,实现全覆盖。创新打造青少年“135”学法模式(每周二三四晨读1分钟法律知识,每周一升国旗后开展3分钟法治教育,每周五放学前或班会,开展5分钟法治教育),将法治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守护青少年健康成长。

持续深化民法典等法律法规宣传,打造了甘南州“马背普法”、定西市法治文化普法、庆阳市“巧儿说法”、省妇联“陇姐学法”、省总工会“服务农民工”普法等普法特色品牌,累计开展“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服务大局普法行”“石榴花开一家亲·法聚同心共发展”等各类普法活动6.3万余场次。

(AQEY,12·4特刊安排稿件,配图1(27692328)-20231204153433

2023年3月,肃南县司法局红湾司法所开展“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题宣讲活动。肃南县司法局供图

多元化创新传播

法治文化建设取得新成效

突出阵地建设抓覆盖,深入挖掘南梁马锡五审判方式等红色法治文化,举办首届全省法治文化论坛,打造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南梁法治文化教育基地,实现国家级法治宣传教育基地“零”突破。大力推进法治文化“一地一品”工程建设,创建首批全省法治宣传教育基地15个,带动全省各级建设法治公园、广场、长廊等35718个,建成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站、室)1.56万个,基本实现省市县乡村五级法治文化阵地全覆盖。

突出媒体融合促提升,制定全省媒体公益普法制度,以“甘肃丝路法雨”微信公众号为牵引,打造“报网端微屏”新媒体普法矩阵,全省各级新媒体普法矩阵累计发布稿件33万余篇。

突出作品创作浓氛围,开展两届法治动漫微视频征集展播活动,征集创作优秀法治动漫、微视频作品4048部,评选省级获奖作品76部,《倒计时》《蚂蚁上树》《彩礼记》等30部优秀作品参加司法部征集展示活动,6部作品荣获国家奖项。开展普法秦腔《三喜临门》《许铁堂》巡回展演等群众性活动1300余场次,利用农村院线普法覆盖900万余人次。

(AQEY,12·4特刊安排稿件,配图6(27692319)-20231204153443

2023年10月13日,临泽县公安局交警大队民警走进蔬菜大棚宣传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新甘肃·甘肃法治报通讯员 安学海 摄

全方位主动创稳

基层治理能力实现新提升

实施“法律明白人”培养、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培育、民主法治示范创建、特色法治乡村建设“四大工程”,将“法律明白人”培育拓展到社区,形成甘肃特色,累计培训“法律明白人”及初选对象9.23万人,认定“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9206户。我省“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荣获2022年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示范项目。

创新开展特色法治乡村建设,累计创建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126个、省级1442个,初步打造了甘南州“法治+社会治理”、甘州区“法治+乡风文明”、古浪县“法治+产业兴旺”、秦安县“法治+乡村治理”等一批法治乡村建设品牌。打造“12345”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村(居)实现法律顾问全覆盖,公共法律服务网社会知晓率、首选率明显提升。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广“阳光调解”、“5+X”调解、溯源调解,累计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0余万件,调解成功率98%。

持续推动依法治企,健全企业法律顾问制度,落实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学法用法制度,实施“助力园区企业发展十项措施”,开展“万所联万会”“法治体检”活动,为企业提供更有力的法治保障。大力开展法律援助专项行动,年均办理法律援助案件7.2万件、司法鉴定案件8.1万件、公证事项22.9万件、仲裁案件3100余件。

责任编辑:高富强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