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原“八五”普法中期成果巡礼】天水:让法治之光照亮生活融入人心

发布时间:2023-11-15 11:21:23     来源:甘肃法治报

让法治之光照亮生活融入人心

——天水市“八五”普法中期成果综述

(QEY八五普法稿件 配图)让法治之光照(27310561)-20231115112834

  麦积区司法局工作人员来到麦积镇草滩村,采取“凉亭说法”的方式向群众宣传法律知识(8月24日拍摄)。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通讯员 李永生摄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齐洪德

  “八五”普法以来,天水市以持续提升公民法治素养为重点,以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为抓手,以提高普法针对性和实效性为着力点,弘扬法治精神,推进法治实践,为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天水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坚持高位谋划普法组织保障全面加强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普法工作,坚持把普法工作作为法治建设基础工程,召开第八次全市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会议,全面部署“八五”普法工作。

  制定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守法普法协调小组工作规则和成员单位工作职责,每年召开市委守法普法协调小组会议,听取成员单位工作报告,研究部署守法普法工作。

  制定《天水市“八五”普法工作考评办法》《天水市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履职报告评议办法》,把普法工作纳入法治建设、平安建设考核,建立履职报告评议、普法责任公示等制度,实现普法责任量化、细化、精准化。

坚持围绕中心社会法治环境持续优化

  深化宪法宣传教育,将宪法宣传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等紧密结合,组织开展“12·4”国家宪法日和宪法宣传周活动,通过举办宪法巡回宣讲、宪法进课堂等活动,在全社会营造了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的浓厚氛围。

  组织开展“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题宣传活动,通过举办法治讲座、节目访谈、巡回宣讲、公益普法、知识竞赛和法治文化基层行等活动,推动民法典学习宣传进机关、进校园、进家庭、进公共场所。

坚持突出重点全民法治素养持续提高

  全面落实领导干部会前学法、重大决策专题学法、年度述法、任前考法等制度,普遍落实政府法律顾问制度,通过举办法治讲座、巡回宣讲和网上学法考试等活动,推动领导干部带头尊法守法。

  制定《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实施方案》《天水市推行法治副校长实职化运行实施方案》,全市1790所各级各类学校配备法治副校长1824余名,配备率达100%。

  推动村(居)法律顾问全覆盖,全市300多名村(居)法律顾问为2614个村(社区)提供法律服务26800件次。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培育“学法用法示范户”1327户,培养“法律明白人”17800余人。

坚持创新发展普法工作实效持续增强

  组织开展“一县一品牌”创建活动,大力推行法治文化阵地“一地一品”工程建设,全市建成法治公园6个,法治广场213个,法治长廊460个,法治宣传栏2680个,建设农家法治书屋2521个,实现法治宣传阵地广覆盖。武山县“法治文化+旅游”“红色文化+普法”,清水县创新法治文化阵地建设精品工程,营造了良好的法治氛围。

  加强法治文化作品创作,市县区创作的《背后听真话》《现实说法》《法雨沁阿阳》等法治文化作品,营造法在身边、与法同行的良好社会氛围。

坚持依法治理法治建设进程持续推进

  认真落实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持续推进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积极开展法治政府、法治县区、民主法治村(社区)示范创建,秦州区、清水县被命名为第二批甘肃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和示范项目,市税务局“税收法治宣传教育基地”被命名为甘肃省第一批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全市2个村被认定为第二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镇,84个村(社区)被命名为国家、省、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深入推进。

责任编辑:高富强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