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民风淳朴,社会平安和谐。近年来,省级文明村康乐县五户乡下窑村紧紧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创建“平安乡村”为抓手,注重发挥党支部的引领作用,大力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体化运行,不断提升基层治理能力。
党建引领 优化一个平台
下窑村坚持党建引领,因地制宜,大力优化村级综治中心建设。通过村民知情大会邀请乡司法、派出所干警宣讲法律知识,开展“八五”普法、宪法进社区等工作,使平安建设工作家喻户晓,有效提高广大群众遵纪守法的法律素质和治安防范的意识。在充分利用现有建成村两委办公设施基础上,科学规划综治中心机构场所布局,整合便民服务室功能,建成综合服务室,设置综合接待岗,开展群众来访接待、纠纷调解、法治宣传,实现“马上办、一次办、综合办”。实时掌握全村治安状况,切实提高各类风险隐患预测预警预防能力。
提高效率 建立一套制度
围绕基层社会综合治理任务,下窑村制定了村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工作职责、首问负责制度、工作例会制度等一系列制度机制,全面落实综治工作责任制,确保综治中心高效率、实体化运行。同时,对全村进行全覆盖全范围的排查摸排,绘制了全村辖区应急干道图及农户分布示意图,并做了标识标注,建立健全了特殊群体帮扶、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群防群治、技能特长人员统计等各类台账,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奠定了坚实基础。
打造平安 加强一支队伍
认真探索实践基层治理新模式,择优选聘村级“政法干事”、村级“小警察”、村级“小法官”、村级“小检察官”、村级“小司法员”、村级“小综治员”、综户长等人员,邀请政法部门组织开展一对一业务培训,切实解决了“不会干、不敢干”的问题,做到村内事务有人办理,村民心声有人倾听、村民怨气有人化解、纠纷有人调处,努力筑牢平安社会基石。自村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战化运行以来,全村刑事、治安案件“零发生”,共摸排矛盾纠纷18件,全部成功化解,排查治安隐患10条,开展交通安全劝导500余人次,消除火灾隐患8处,实现了“秩序好、群众满意”的目标。(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陈孝志)
责任编辑:袁帅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