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平安的阳光照耀千家万户】努力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积石山县寨子沟乡“4+”模式网格化推进基层社会治理

发布时间:2023-09-12 16:27:43     来源:法治甘肃网

秋日的阳屲庄村里,到处是成熟的油菜,村民在秋收的忙碌中,尽情享受着丰收的喜悦。今年以来,积石山县寨子沟乡积极推进主动创稳行动,以“4+”模式网格化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为全乡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良好氛围。

坚持“党建+网格”,推进“网格治理体系化”

寨子沟乡以“六有”“八化”为目标,以实用实效为目的,全力推进综治中心实体化运行、规范化建设工作。综治中心成为集信访接待分析研判室、反邪教警示教育室、网络化服务管理室、纠纷调解室、法律服务室、心理咨询室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治理大厅。
    按照规模适度,便于管理的原则,寨子沟乡将全乡划分为13个网格,配备网格长13名,专职网格员13人、兼职网格员39名,网格工作辅助人员74名,将乡包组干部、派出所民警、人民调解员等全部纳入网格,建立“1+1+3+N”的网格化服务管理模式,进一步明确网格员工作职责,在网格内开展基础信息采集、社情民意收集、安全隐患排查、矛盾纠纷化解、政策法律宣传、为民服务代办等全方位、精细化网格服务,实现基层治理一网覆盖,指挥调度一体运行,群众诉求一呼必应。

微信图片_20230911152116

寨子沟阳屲庄村党群服务中心(8月26日摄)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王辉 摄

突出“平台+机制”,推进“网格事项精准化”

网格是基层治理的基本单元,推进基层治理,必须用好网格管理和服务这一重要手段,做到民情在网格掌握、问题在网格解决,真正使网格成为化解矛盾的“减压阀”、服务群众的“连心桥”。寨子沟乡按照社会治理联防联控“549”工作机制,紧盯重点物品、重点场所等5大重点49项具体内容,建立台账数据,实行清单化管理,切实做到提人知事、提事知情、提案知果、提物知底、提场所知动态、提节点知风险。

微信图片_20230912154206

8月26日,群众在阳屲庄村党群服务中心休闲娱乐。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王辉 摄

强化“宣传+引导”,推进“网格运行规范化”

寨子沟乡群众马某、马某某之间有租赁关系协议,近日,马某没有按协议按时付款,引起马某某不满,双方情绪激动产生纠纷。村网格人员了解到情况后及时赶到现场,对冲突双方开展思想教育,耐心疏导情绪,敦促马某按协议还款,两人最终达成和解。这起矛盾纠纷的有效化解,既及时杜绝了邻里间的冲突,也维护了马某某的合法权益。
    寨子沟乡在随时掌握各村治安和矛盾纠纷调处情况的基础上,采取 “五访”措施,聚焦婚姻家庭、邻里纠纷、土地纠纷、劳资纠纷等各类矛盾纠纷,通过发放宣传资料、悬挂横幅、微信群推送相关信息、入户走访等方式广泛宣传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

微信图片_20230911152116

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寨子沟乡党委书记白建荣介绍“4+”模式网格化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情况。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王辉 摄

聚焦“需求+服务”,推进“网格服务精细化”

寨子沟乡常态化开展“六访六问”活动,按照“民呼我应”的要求,做到“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力求村情民意全摸清、矛盾纠纷全掌握、服务保障全到位。
    通过召开村民知情大会等方式大力宣传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群众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的能力,引导群众学会运用法律武器,采取合法途径,表达合理诉求,维护合法权益,全力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微信图片_20230912154206

媒体记者在参观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寨子沟乡阳屲庄村法治文化广场。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王辉 摄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陈孝志)

责任编辑:袁帅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