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第六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主要活动之一,9月6日下午,为期两天的敦煌论坛“敦煌学研究弘扬的世界意义”学术研讨会在敦煌国际会展中心拉开帷幕。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田蹊 摄
新甘肃客户端敦煌讯(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彭雯)11个国家和地区、百余名专家学者、60余场学术演讲……作为第六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主要活动之一,9月6日下午,为期两天的敦煌论坛“敦煌学研究弘扬的世界意义”学术研讨会在敦煌国际会展中心拉开帷幕。
嘉宾作学术报告。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田蹊 摄
研讨会上,来自俄罗斯、美国、英国等11个国家和地区的百余名专家学者齐聚敦煌,聚焦新时代敦煌学关键领域,就国际视野下的敦煌文化研究领域拓展与敦煌文化艺术传承弘扬等话题,碰撞智慧火花、分享真知灼见。
研讨会现场。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田蹊 摄
开幕式当天,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会长、北京大学教授荣新江在以《敦煌胡语文献所见的丝绸之路》为题的演讲中,如数家珍般地列举敦煌壁画纸画、于阗文书、粟特人信札等历史遗珍中关于敦煌多元文化构成的铁证;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著名艺术史家巫鸿在其报告中,分享了自己对现存于法国国家图书馆的一卷莫高窟藏经洞画卷的研究成果;英国伦敦大学的著名汉学家韦陀向与会人员介绍了一套十册拍摄于1942年左右收录有莫高窟2500张照片的《观象敦煌》……一手的史料、严谨的论证、新鲜的观点,成就了一场场精彩无比的学术报告。
与会人员认真聆听。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田蹊 摄
在敦煌文博会期间举办此次学术研讨会,对促进新时代敦煌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拓宽敦煌学研究方向和领域,揭示敦煌学研究弘扬在促进人类社会文明和谐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的实际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
现场一瞬。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田蹊 摄
据了解,其后,还将有近60位学者围绕古代丝绸之路民族交流交融发展、多元文化艺术交流互鉴等议题,集中展示国际敦煌学研究的最新成果,深入探讨敦煌学研究、弘扬敦煌文化的世界意义。
责任编辑:高富强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