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人工耳蜗价值20多万元,凭我们的低保根本负担不起,多亏了结对帮扶的领导,让孙子能听见声音、正常沟通。”伟伟(化名)的奶奶感激地说。
伟伟是一名神经性耳聋患者,在金昌市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张建明的倾心帮扶下,成功植入了左耳人工耳蜗,生活迎来了全新转机。
爱心接力 驱散成长阴霾
2011年1月,伟伟的诞生如同一束温暖的光,照亮了他的家庭。伟伟3岁时,家人发现他还不会说话,于是辗转兰州、西安等地的多个医院检查,最终确诊为因后天用药导致的神经性耳聋。
此后,家人四处奔波,为伟伟寻医问药、进行康复治疗,却收效甚微。6岁时,家人向当地残联求助,伟伟被纳入人工耳蜗植入手术资助项目,成功进行了右耳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又经过甘肃省听力言语康复中心3年的康复救治,终于慢慢开口说话,并顺利走进学校。
可命运似乎并不打算放过这个家庭。2020年,伟伟的父亲突然因病去世,母亲也丢弃孩子不知所踪,只留下伟伟与年迈的爷爷奶奶相依为命,依靠政府救助维持生计,伟伟成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
就在伟伟陷入困境之时,“结对帮扶・爱心甘肃”工程为他带来了希望。金昌市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张建明成为了他的“爱心爸爸”。
2023年5月初次登门认亲,看到伟伟一家的艰难状况,张建明满心难受。他多次入户了解情况,与其班主任沟通助力学业。每逢节假日,张建明都会抽出时间看望伟伟,送去营养品、学习用品和衣物,陪他读书、写字、讲故事,鼓励他快乐成长。在张建明的关爱下,伟伟变得活泼开朗,上课发言积极,脸上的笑容也多了起来。
执着坚守 重燃生活希望
随着学业进阶,伟伟右耳人工耳蜗难以满足学习生活需求,交流障碍凸显,升学之际,听力改善迫在眉睫。张建明积极与市残联协调,邀请专家为伟伟的右耳人工耳蜗保养调机,发现电池不足,当即出资购买,但要彻底解决问题,需植入左耳人工耳蜗,可按国家政策伟伟无法再次享受救助项目。
困难没有阻挡住帮扶的脚步,张建明再次联合金昌市残联四处奔走、多方求助。在市残联的协调和浙江诺尔康神经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帮助下,2024年春节前夕,伟伟在安徽省立医院成功接受了左耳人工耳蜗植入术。开机调试那一刻,双耳立体声音涌入耳中,伟伟激动得落泪,听力近乎恢复正常。张建明心中的石头也落了地。伟伟返回金昌后,张建明第一时间到医院探望,并鼓励他多开口交流,以促进更快恢复。
如今,伟伟成绩优异,治疗后首次期末考试两门优秀一门良好。春节前,伟伟用清脆的嗓音向张建明拜年:“爱心爸爸过年好!”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鲜晓苏)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