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对帮扶 爱心甘肃】金昌:让关爱之光照亮前行路

发布时间:2023-11-21 21:42:52     来源:新甘肃客户端

尚立明在张鹏家了解情况。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 刘欢欢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谢晓玲 通讯员 刘欢欢

  尚立明和张鹏素昧平生,前者是永昌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的党组书记、局长,后者是永昌县的一名残疾青年。

  但如今,尚立明却对张鹏的情况了如指掌,张鹏说起尚立明也会连连竖起大拇指:“局长是我的恩人。”

  是什么让他们相识、相交?

  今年5月,全省启动“结对帮扶·爱心甘肃”建设工程,以此进一步激发全社会关心关爱困难群众的正能量,使党群干群关系更密切、关爱服务更到位、人民群众更满意。

  金昌市共有结对关爱对象2195户2377名,其中困难重度残疾人1618人,占关爱对象总数的68%。结对关爱行动开展以来,金昌市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组织党员干部与关爱对象逐一结对认亲,通过联系交流、走访探视、落实政策等方式,帮助他们解决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在这项工作中,张鹏被安排为尚立明的结对关爱对象。

  “张鹏是永昌县城关镇人,1994年出生,小时候因为医疗事故导致肢体残疾,11岁时办理了肢体二级残疾证……”采访中,还没等记者发问,尚立明就将张鹏的基本情况娓娓道来。

  5月底,全市结对关爱行动伊始,尚立明就提着东西到张鹏家登门拜访、了解情况。张鹏的父母年事已高,有三个儿子。老两口开了一家棉絮加工店,生意还算不错,但跟三个儿子上学和成家立业所需的花销相比,可谓杯水车薪。

  令人欣慰的是,张鹏并没有因为残疾而自暴自弃,他一直努力学习,2022年拿到了西北师范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的毕业证书。但是由于肢体残疾,在找工作时屡屡碰壁,长期陷入无处就业的苦闷和烦躁中。

  了解到这些情况后,尚立明就着手谋划张鹏的工作事宜。他和单位班子成员同商量、查政策、找部门,最终协调人社部门为张鹏争取到一个公益性岗位。

  残联干部入户调查结对关爱工作开展情况。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 刘欢欢

  结对关爱行动启动以来,金昌市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不断推动结对关爱走深走实,党员干部走村入户、用情用力,与关爱对象面对面交流思想、手拉手沟通感情、心贴心共解难题,让许许多多的“张鹏”感受到党就在身边、干部就是亲人。

  家住金川区滨河路街道龙集里社区的景广彪夫妇,老两口都已经70多岁了,还得寸步不离地照顾40多岁的患病儿子。结对帮扶干部王英才常常上门探访,将自己的电话写在纸条上留给老人,叮嘱他们有任何问题都可以随时联系。得知老两口的女儿还未就业,王英才积极联络,帮助她找到工作。

  景广彪夫妇对此不由感慨:“感觉家里多了个亲戚,心里很踏实,这个政策好得很。”

  在结对关爱行动中,金昌市各级残联组织充分发挥职能优势,聚焦结对关爱对象开展扶残助残,残联干部结合基本状况调查和主题教育调研,深入困难残疾人家庭,详细掌握残疾人帮扶需求,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提升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残疾证办理、托养照护、辅助器具适配等工作水平,更加精准服务残疾人。

  同时,注重及时发现好的做法,培育典型,探索结对关爱行动长效机制。截至目前,全市结对干部共开展联系交流9615次,开展走访探视6307次,落实政策6040件,帮助关爱对象解决困难1087个,帮办实事1433件,资助资金72.39万元,以实际行动让每一位困难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以及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责任编辑:高富强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