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甘肃网 >   正文

挺起经济发展的“脊梁” ——张家川回族自治县项目建设成就扫描

发布时间:2023-06-21 16:48:45     来源:甘肃日报

仲夏时节,绿树葱茏,碧草如茵,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张家川这片土地上处处涌动着项目建设的热潮,时时充盈着大干快干抓发展的澎湃动力。建筑工地上,塔吊林立,焊花四溅;施工现场,机器运转,工人忙碌。

走进S25静宁至天水高速公路张家川县境内项目建设现场,混凝土运输车来回穿梭,各类施工机械不停作业,工人正在进行焊接作业……

据介绍,S25静宁至天水高速公路项目是省委、省政府着眼打造省域副中心城市和陇东南区域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庆阳、平凉和陇南一体化协同发展、加快融入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的重大举措。项目在张家川县境内总长42公里,预算总投资38.19亿元,2020年初开工建设,起于梁山镇,经马关镇、龙山镇、大阳镇、胡川镇与清水县连接。项目建成后,将实现张家川县和清水县连通高速的目标,大大缩短两地时空距离。“目前,工程进展顺利,按照进度安排,施工方倒排工期,全力以赴保进度、保质量,确保如期建成通车。”张家川县交通运输局副局长杨海泓说。

而在张家川县,除了交通项目,基础设施类、产业类、民生类等项目建设也是遍地开花。

驱车途经胡川镇,“张家川省级经济开发区”几个大字格外引人注目。张家川省级经济开发区规划总面积2.16万亩,重点围绕食品加工、生物医药、新型建材、新能源等产业,着力打造新型工业体系。截至2022年年底,园区已入驻和纳入管理的企业达23家。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位于县城西城区的西城教育园区,是张家川县斥巨资打造的教育民生工程,总投资6.47亿元,总占地面积16.65万平方米,包含一所完全中学、一所标准化小学和一所普惠性幼儿园。“园区建成后,将新增6930个学位,可满足2760名学生寄宿。”张家川县教育局项目办主任李志军说。工程建成后,对进一步优化城区教育布局、拓展优质教育资源、构建科学合理的教育服务体系、缓解城区优质学校办学压力、推进城区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都具有深远意义。

……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在党的民族政策指引下,张家川县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项目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改变了阿阳大地落后面貌。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张家川县精准扩大有效投资,不断优化投资结构,项目建设呈现规模、结构和效益同步发展的良好态势,挺起了全县经济发展的“脊梁”。

据统计,2013年以来,张家川县累计实施项目901个,总投资1048亿元,累计完成投资352.2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08个,占比11%,刷新了项目建设的“张家川速度”,实现了“增量”“提质”双突破,全县各项主要指标实现逆势上扬。

“自成立自治县以来,项目建设进程就是张家川县经济发展的‘脉络’。构建产业体系、调整产业结构、推动转型升级,各种经济发展规划都要依靠项目建设来实现。”张家川县委相关负责人说。各类大大小小的项目,不仅构建起了张家川县经济发展新格局,也标注出了张家川县发展的路径和前行的方向。

没有项目建设就没有张家川县今天的成就,张家川县明天的发展同样离不开项目的支撑。

“十四五”期间,张家川县按照“干今年、想明年、谋后年”的思路,聚焦现代综合交通运输、现代水利保障、现代能源体系、现代工业体系、文化旅游跨区域合作共建、现代流通体系、新型基础设施、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生态安全屏障、社会公共服务、应急管理及公共安全12个方面,超前谋划年度中央、省预算内项目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三个清单”项目,力争形成重大项目谋划储备和有序推进的良性循环。“十四五”以来,纳入省级重点项目33个,总投资193.7亿元;纳入市级重点项目130个,总投资361.8亿元。

张家川县还围绕项目开工实施“用地、资金、环境”关键环节,分年度、分类别、分行业充分预判项目开工的季节因素,算好时间账、任务账,全力在项目施工力量、启动资金、备工备料等方面统筹考虑,一对一调度对接梳理,主动靠前服务项目业主,并将资金争取作为服务全县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全力保障项目建设。

责任编辑:符润芝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