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主动创稳理念 营造道路交通环境
——定西市道路交通安全和运输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综述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孙涛 通讯员 马燕
道路交通安全和运输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启动以来,定西市把专项整治行动作为贯彻落实法治建设“一规划两方案”,推进“三抓三促”行动和主动创稳工作的载体抓手,紧盯群众热盼关注,迅速动员部署,层层压实责任,高位推动专项整治走深走实,全市道路交通安全和运输执法规范化水平持续提升。
强化指挥调度抓统筹
高站位谋划布局。定西市结合实际制定工作方案,成立领导机构和工作专班,健全工作机制,构建市县联动、部门协作、条块结合、分工负责的工作格局。市县两级党政主要负责人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推动专项整治工作有力有序开展。高标准督促指导。印发专项整治“十条举措”,通过抓实案件评查,调研督察等方式,迅速掀起大排查、大起底、大整治工作高潮。
严要求压茬推进。全市各级各相关部门坚决扛牢扛实主体责任,聚焦“六项”整治重点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坚持刀刃向内、刮骨疗毒,通过主动对照查、接受群众监督查等方式,开展问题线索排查。
聚焦重点环节抓落实
拓宽渠道听民意。采取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广泛听取群众、驾乘人员、运输从业人员意见建议。全市共组织召开座谈会129场次、发放问卷调查6589人次,设专项整治线索举报电话40部,在119个乡镇和人员密集区等重点场所张贴线索征集二维码,不断拓宽问题线索收集渠道。
深化宣传广覆盖。通过“线上+线下”双向发力开展宣传发动。结合各类大型宣传活动加强专项整治宣传工作。组织撰写《致全市广大司乘人员的一封信》,全面介绍专项整治行动的目标任务、整治举措,呼吁动员广大司乘人员积极参与专项整治。督导检查出实招。坚持督察问责“零容忍”,各级检察机关积极发挥检察监督职能,对执法案卷进行抽查评查。全市采取实地督察+书面督察相结合方式,强化法治督察与纪检监察监督协作配合,采取明察暗访、随机抽查和反馈督办等方式,先后开展实地督导检查159次。刀刃向内促整改。全市先后组织15次专项整治执法案卷评查,共评查案卷5257余件。对群众举报反映的104条问题线索,逐项核查、逐一督办、逐一“回访”,建立问题整改销号台账,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
着力常态长效抓提升
柔性执法优环境。按照“从轻”“减轻”和“免罚”三类,全面梳理涉及道交执法领域“两轻一免”事项,制定柔性执法项目清单。启用定西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信息化平台,强化行政柔性执法数据支撑。
改造提升促便民。全面整改城区20处道路交叉口人行信号灯,对5处路口重新设置交通标志牌,对10余处信号灯进行优化配时;重新规划实施12000平方米标线缺失的交通标线;新增交通标志牌22块,施划交通标线860平方米,进一步净化了道路交通环境。
建章立制促规范。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制定出台了《定西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行政执法公示、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等执法领域规章制度53项,从根本上巩固了专项整治成果。
责任编辑:韩小月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