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兵磨利剑 筑牢“平安路” ——全省道路交通安全和运输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成效显著

发布时间:2023-11-11 20:43:23     来源:法治甘肃网

全省受理群众反映问题线索1085条,已办结1075条;通过开展专项整治,推行“首违免罚”,梳理“两轻一免”事项2500余项,避免“以罚代管”“一罚了之”等执法简单僵化问题……

道路交通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今年,自中央依法治国办在全国部署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和运输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以来,省委依法治省办、省司法厅始终坚持把开展专项整治作为检视主题教育成效的生动实践,作为深化主动创稳、“三抓三促”和“优化营商环境攻坚突破年”行动的重要举措,作为践行法治为民理念、提升依法行政能力水平的有力抓手,强力推动专项整治宣传发动、自查自纠、督察整改、惩处问责、建章立制等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下好“一盘棋”铆足“一股劲”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道路交通安全和运输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印发工作方案,组建1个领导小组、1个办公室、6个专责组和多部门参与的“1+1+6+N”工作专班,创新推行一周一专报、半月一汇总、一月一通报、一季一调度“四个一”工作模式,提出通过开展专项整治,实现执法理念方式明显优化、执法能力水平明显加强、执法环境明显净化等“六个明显”工作目标。

同时,召开省市县三级贯通的启动部署会议,全省各地和公安、交通运输系统迅速行动,14个市(州)、86个县(市、区)在全国率先完成制定方案、启动部署和发布公告全覆盖。

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全省公安、交通运输部门聚焦“逐利执法”、执法“寻租”、执法不规范等整治重点,组织开展“大排查、大起底、大整治”攻坚行动,每个执法单位、每名执法人员列出问题清单,建立整改台账,制定针对性整改措施。坚持内部自查与外部监督相结合,邀请司乘人员、运输从业人员召开座谈会1100余次,发放调查问卷10万余份,走访服务行业、企业3000余家,广泛征求意见建议。

为确保问题查得更深、找得更准、改得更实,在全国创新开展二次自查,落实签字背书承诺制,对自查不深、整改不力的地方单位进行通报,做到“见事见人见责任”。全省公安、交通运输系统自查问题5518,已整改5472个,整改率99%,自查数量、问题整改率居全国首位。

开门“问症”拔出“病灶”

专项整治能否取得实效,关键在于走好群众路线、找出问题症结。对此,在全省部署开展专项整治集中宣传月活动,在甘肃卫视“法治伴你行”、法治甘肃网、《甘肃日报》开设宣传专栏,在各城市主街区、高速服务区和乡镇村组、街道社区人流车辆密集场所,播放宣传标语,悬挂横幅、张贴公告、发放宣传资料100余万份。打造全国首家“二维码”一键举报平台,让问题线索一键直达。

同时,创新打造“1+2+4”问题线索清单管理制度,建立全省问题线索总台账,制定道路交通安全、运输执法领域2个专项清单,规范问题线索记录单、转办单、反馈单、回访单“四联单”,严格落实问题线索“受理、甄别、转办、办结、反馈、回访”全链条闭环工作流程。全省受理群众反映问题线索1085条,已办结1075条,办结率99%,通过抽查回访,群众满意度达96%以上。

强化法治督察与纪检监察监督协作配合,省纪委监委机关问题线索督导组指导市县两级纪委监委机关加大执纪问责力度,全省共惩处问责267人,其中运用约谈提醒、通报批评、诫勉谈话等组织措施处理195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30人,移交纪检监察部门立案审查37人,解聘辞退2人,移送司法机关3人。加大曝光力度,在《甘肃日报》、法治甘肃网等媒体平台,公布典型案例21起,做到问题线索、整改方案、核查过程、办理结果“四公开”。

执法有温度 服务更贴心

记者了解到,我省将执法与服务有机结合,通过开展专项整治,推行“首违免罚”,梳理“两轻一免”事项2500余项,避免“以罚代管”“一罚了之”等执法简单僵化问题。

针对群众反映摩托车驾考“预约难”问题,建成西北首家摩托车电子化考试场地。针对群众反映“停车难”问题,新增、改造公共停车位1.5万余个。组织开展交通技术监控设备排查整治行动,排查安全警示标牌和人、车行灯组等硬件设备8947套,停用、更新备案1600余套。改良升级公路标线、道路标识、安全驾驶提示牌等设施1万余处,使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专项整治带来的实惠和变化。

同时,坚持把制度建设作为巩固深化专项整治成果的重要举措。省公安厅修订《甘肃省公安机关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强化联动执法机制建设,对交通管理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整合细化。省交通运输厅制定《甘肃省交通运输行政处罚案卷制作规范》,重点对公路路政、道路运政、交通工程行政处罚案卷标准作出规范统一。

专项整治开展以来,全省各地建立制度措施499项,推动健全完善执法规范化内部工作制度文件441个,制定修订相关执法领域行政规范性文件、执法规范化机制等65个,确保专项整治常态化长效化。(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张萍)

责任编辑:高富强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