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是税收工作的“生命线”。近年来,白银市税务局以纳税信用体系建设为核心,通过分级分类服务、精准政策滴灌等创新举措,打造“守信一路畅通、失信寸步难行”的税收治理新格局,优化法治化税收环境,让纳税信用从“评价指标”转化为企业发展的“金色名片”。
“连续10年获评A级纳税人,让我们在市场竞争中拥有了双重优势。”白银市天然气有限公司财务总监荀婕展示着最新的纳税信用评级证书,该企业凭借“纳税信用10连A”的金字招牌,不仅享受涉税业务绿色通道、退税优先审批等专属服务,更通过“银税互动”获得银行低息信用贷款,有效缓解了燃气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压力。
白银区税务局针对A级纳税人推出“定制服务包”,组建专家团队定期开展“税务体检”,精准推送增值税留抵退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大礼包;与商业银行建立“白名单”直推机制,真正让纳税信用转化为融资信用。
在“中国小杂粮之乡”会宁县,会宁县祥泽小杂粮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信用升级故事正在上演。曾经满足于B级信用的企业,在申请贷款时因信用等级受限遭遇“闭门羹”,这成为企业转型的转折点。“税务干部带着评价指标表上门,帮我们逐项分析扣分点,原来发票管理不规范、纳税申报不及时这些细节都会影响信用。”财务负责人王华回忆道。
会宁县税务局针对信用修复企业建立“一企一策”辅导机制,通过“诊断—整改—复评”全流程跟踪服务,指导企业规范财务管理、完善申报流程。2023年,该合作社顺利晋升A级纳税人。
“现在每月申报成了店里的‘诚信必修课’。”平川区美恒美妆店店长艾月萍熟练操作着电子税务局,展示刚完成的季度申报记录。2025年4月起,全省推行未达起征点个体户自行申报改革,面对个体工商户的申报转型需求,平川区税务局创新推出“三维辅导体系”。
针对个体户“不会报、怕报错”的痛点,税务部门组建“银税通”小分队,逐街逐店发放《个体工商户申报指引手册》;开发“申报智能助手”小程序,通过动画演示、风险预警等功能实现申报流程可视化;设立“云端客服中心”,依托12366热线和征纳互动平台实时解决申报难题。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李维琴 通讯员 张爱霞)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