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川法院:以法治“硬”措施优化营商“软”环境

发布时间:2024-11-05 11:27:45     来源:法治甘肃网

  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既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人民法院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今年以来,泾川县法院聚焦企业需求,积极探索创新高标准、强举措、优服务,为广大企业提供优质司法服务和保障,助力泾川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优化服务 让企业更“舒心”

  泾川法院始终树立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服务经济发展的契合点和落脚点,诉讼服务中心作为法院服务企业的“第一道窗口”,不断提升诉讼服务质效,为企业打造高效优质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今年以来,泾川县法院不断巩固提升“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建设,开通了涉企案件的“绿色通道”,为当事人和诉讼代理人提供网上立案、网上退缴费、案件查询等智能化服务;对涉企案件提供优先立案、优先审查、优先执行;专人指导解答诉讼流程问题,简化立案手续,助力企业健康平稳发展,积极发挥法治对营商环境的引领和保障作用。2022年,泾川县法院就与中国邮政泾川分公司签订合作协议,推广电子送达,进一步降低当事人诉讼成本、时间成本,电子送达率始终保持在88%以上;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完善非诉纠纷解决机制。1至10月,诉前分流案件1123件,分流率78.73%,调解成功706件,诉前调解成功率68.9%。

公正司法 让企业更“安心”

  抓准企业需求“痛点”,才能精准破解发展“难点”。

  “之前总觉得法院离我们很遥远。现在法官定期来我们企业走访、答疑,为企业解决了许多实实在在的问题,也让我们充分感受到法治的温暖。”近日,在企业丽园鹿业有限责任公司入企问需座谈会上,一名与会企业代表说道。

  泾川县法院对中小微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经济纠纷,无确实充分证据证明符合犯罪构成的,不作为刑事案件处理,避免出现“办一个案件、垮一个企业”的情况;对行政争议,既依法支持政府采取的必要措施,又监督行政机关落实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对劳动争议案件,引导企业与职工协商,采取调整薪酬、轮岗轮休、缩短工时等方式共渡难关;对影响当地安全稳定、重点企业发展、投资环境创设等案件,及时向政府及有关部门报告、协调、沟通。同时,严格控制延长审限,杜绝因诉讼拖延影响中小微企业生产经营;采取“放水养鱼”式调解方法稳妥办理涉企案件,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今年1至10月,涉企案件调撤率70%以上,平均审限缩短至普通民商事案件的三分之一。

提质增效 让企业更“省心”

  对民营企业等市场主体而言,在诉讼过程中,耗费的精力就是成本,到位的权利就是收益。

  泾川县通过创新高效审判、集约协作,为企业解纷降低成本、提质增效全面推广使用 “云上法庭”,通过“不见面”的方式掌握信息并采取针对性的执行措施;对有和解意向的当事人尽快达成执行和解协议,实现利益“共赢”;严格按照“一案一账户”要求,组织申请执行人有序完成案款领取,实现收付“笔笔有据”对中小微企业作为申请执行人的案件,穷尽一切手段尽快执行,对中小微企业作为被执行人的案件审慎善意采取执行措施;对异地银行账户查询到存款的案件主动协调当地法院迅速扣划确保案款及时到账,对查控到的财产优先处置并将划扣回的案款迅速发还给企业;选择对中小微企业影响最小且方便执行的财产执行措施,缓解被执行人偿债压力,实现双方共赢。今年1至10月,涉企案件执行到位金额9205.85万元。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张小锋

责任编辑:高富强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