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国之宝也,民之所庇也。今年以来,兰州市公安局以优化营商环境提质增效年为牵引,以加强信用信息归集、实施信用等级分类监管、创新“信易+”场景应用等为着力点,深耕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责任田,助推优化营商环境提质增效,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赋能添彩。
民警在企业开展信用检查(资料图)。兰州市公安局供图
高标准归集信用信息
行政管理信息报送系统的运行,是深入落实行政执法公示制度、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拓宽行政执法监督渠道、提升法治政府建设质效的重要载体。
鉴于此,今年4月22日至5月7日,兰州市公安局组织全局35人参加了全市行政管理信息报送系统培训会,参训人员认真学习行政管理信息报送系统的操作流程,并对在实操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进行详细交流,找出解决办法,有效提升了行政执法信息公示质量,全力推进信用信息量质双升,为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助力增色。
兰州市公安局将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作为年度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重点任务,制定《全市公安机关2024年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要点》《市公安局信用工作情况评价指标》等文件,细化责任分工、狠抓任务推进落实,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取得实效。
同时,以行政许可、行政处罚“双公示”信息为重点,持续强化信用信息归集。2024年1至5月,共归集公示各类信息3533条,其中许可信息3162条、行政处罚信息310条、行政强制24条、行政确认37条,实现了“双公示”信息错误率、迟报率、瞒报漏报率“三清零”。
高质量深化信用场景
“信易+优先”服务、“信易+订制”服务、“信易+上门”服务……今年3月,兰州市公安局户政管理处制定推出“信易+户政”应用场景,并在全市112个户籍派出所窗口实行,通过构建公安户政服务新模式,用心用情解决企业烦心事。
兰州市公安局户政管理处开展户政服务进校园活动(资料图)。兰州市公安局供图
与此同时,兰州市公安局把推进“信易+户政”场景应用作为开展“服务发展增效年”行动的有效载体,将“信易+户政”服务新场景工作与“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深化公安“放管服”改革、“枫桥式派出所”创建等紧密结合起来,加大“信用中国(甘肃兰州)”网站信用报告的结果应用,营造“知信、用信、守信”的良好社会氛围。
在此基础上,兰州市公安局通过建立健全信用惠民便企机制,还制定推出了“绿色通道加急办、容缺受理贴心办、助力校企集中办、材料减免特例办、网上优化便捷办”的5个“信易+出入境”应用场景和“信易停”应用场景,为诚实守信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
截至目前,兰州市公安局在出入境领域为群众提供绿色通道加急办证125件次,容缺受理材料90件次,为学校和企业集中办证352件次,为152名外国人提供签证和停居留证件优先预约申请办理;在户政领域累计上门办证130余件次。对连续三年A级纳税人企业名下共计82台车辆在道路公共泊位停车时进行停车费减免,减免费用4533元。
高效能监管全链条打击
兰州市公安局积极探索信用数据在保安服务、互联网上网营业场所、旅馆、交管等公安监管领域应用,制定了保安服务行业、公共上网场所和旅馆业记分等级分级分类等监管办法,通过信用审查,有针对性地减少检查频次,释放企业发展活力,全力构建以信用为核心的新型监管体系。同时,主动对接市信用办,研发上线“企业信用查询系统”,查询各类企业信用信息200余条,为信用等级分级分类监管提供保障。
在失信治理方面,兰州市公安局严厉打击防范新型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纵深开展“云剑-2024”“断卡”“断流”等专项行动,全力打击防范电信网络违法活动。今年以来,全市共计抓获电诈犯罪嫌疑人2049人,破获电诈案件298起,向群众累计返还资金1652.88万余元。深入开展“断卡”行动,累计接收线索1477条,抓获“两卡”犯罪嫌疑人1277人。充分发挥公安机关的打击职能,对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的,及时立案侦查,全力做好农民工工资清欠工作,共接受人社部门移交的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件12起,协调化解欠薪风险隐患5件。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张瑞军)
责任编辑:高富强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