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武威市凉州区以“三抓三促”行动为契机,精确定位、精细运行、精心服务,积极推进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综治中心建设,开启“360”全景服务模式,最大限度激发治理潜能、释放治理活力,进一步提升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全面打造平安善治凉州。
“三级中心”找准定位齐发力
凉州区在深入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体化运行的同时,结合工作实际,坚持分级负责、协调运行,以功能定位推动三级综治中心工作走深走实。区综治中心融信访受理接待、矛盾纠纷综合调处、公共法律服务、社会治安研判调度、社会心理服务等功能于一体,实行重大矛盾攻坚式多元化解、社会治理精准化统一调度,重大矛盾“集结地”和社会治理“协调部”功能作用日益凸显,今年一季度集体访同比下降25%,落实基层治理“对症式”措施25项,不断实现社会风险隐患从“治已病”向“治未病”转变。镇(街道)综治中心充分发挥基层治理“联络部”的平台作用,全面落实联席会议等7项制度,实现了“小事不出村(社区),大事不出镇(街道),矛盾不上交”。村(社区)综治中心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网格化管理为依托,以基层民主协商、民情恳谈为载体,整合法律咨询、民生事项办理、矛盾纠纷化解等资源力量,为群众说事、理事、办事提供便捷服务,及时疏导民情、解决民忧,实现风险隐患排查整治无死角、全覆盖。
“六大协同”推动全链条运行
凉州区在综治中心实体化运行中,积极建立完善“信访打头、咨询解疑、调解为主、诉讼断后、社会参与、网格延伸”工作模式,实现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和基层社会治理部门联动、社会协同。区综治中心整合相关部门人员力量,着力构建专调、访调、诉调、警调等联动工作体系,形成工作合力。同时将48个镇(街道)综治中心和28个个人调解室全部纳入区综治中心一体化管理,并与区法院诉前调解平台联网,实现信息互联互通、工作无缝对接、矛盾纠纷高质效一站式化解。在镇(村)综治中心搭建“好商量”睦邻中心“家门口的协商”“村务民主协商会”等平台,进一步加强基层自治组织建设,推动基层治理从“为民做主”向“由民做主”转变。积极打造“综治中心+网格化”治理模式,整合资源,建立社会治理“一张网”, 全区1400余名网格员已成为打通基层社会治理神经末梢的“生力军”。
“四零服务”跑出为民解忧“加速度”
凉州区坚持便捷、高效、精准原则,以方便群众办事为立足点,建立健全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并联办理、限时办结等制度,坚决做到受理“零”推诿、接待“零”距离、办理“零”拖延、工作“零”死角。区综治中心全面梳理和公开服务事项目录,为群众提供项目齐全、标准统一、便捷高效的多样化、个性化服务,以最好的环境、最周到的服务让群众“说事”,消解群众 “怨气”,推动问题化解。结合实际拓展服务功能,立体化、全范围向群众“法律咨询”“心理疏导”“简案速裁”等方面的热心服务,实现“事心双结”。镇(街道)优化受理、分流、督办、反馈、评价、回访、归档工作流程,精减办事手续、优化咨询引导、缩短流转时间、提高办理质效,打通便民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坚持“事不过夜、马上就办”,牢牢掌握工作主动权,有效地化解了一大批矛盾风险。把智能化运用作为提升综治中心服务质量的重要渠道,支持镇(街道)和相关单位开发运用“掌上西苑”“掌上四坝”等实用实战、便于操作的社会治理 “程序”,真正做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王建庆 通讯员 蔡世海)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