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暖阳下,在兰州市城关区白银路街道安定门社区兰林小区,老年人们或是在小院中散步锻炼,或是坐着晒太阳拉家常。
谁能想到,这个宽敞干净的小院,半年前还像个“脏乱差”的“烂尾”工地。
今年6月,兰林小区居民致电省“三抓三促”领导小组办公室,反映其家中下水堵塞、污水外溢的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省纪委监委两名干部李奇、王发财前往小区居民家中,实地查看、了解情况。
“我们第一次走进小区,发现院内水泥地面全被挖开,土质层与部分上下水管道裸露在外,沙土、石材等施工材料及生活垃圾到处胡乱堆积。用废弃木板、旧床垫遮盖的竖井和地沟中,污水粪便几近溢出,当时正是炎热的夏天,小区院内、居民家中散发出浓烈的恶臭,苍蝇、蚊虫乱飞。”省纪委监委干部李奇回忆起第一次到现场查看的情形。
今年6月,省纪委监委干部实地查看时,小区地面土质层裸露,用废弃木板、旧床垫遮盖的竖井和地沟中,脏乱不堪。
走访中,两位干部发现,该小区上下水管网年久失修,老化腐蚀严重,频繁出现堵塞和断供的情况。经调查,小区2021年7月开工的老旧小区改造工程本可以彻底解决管网问题,但本该2022年7月完工的工程却半途停滞了。
“这不光是一家一户‘小修小补’的问题,而是涉及整个小区居民的切身利益,我们一定要一办到底。”李奇说。
当天,李奇和王发财在小区逐门逐户查看走访,摸清底数,还原问题事实。
“以前家里上下水不好,楼下堵塞、楼上泛水,十分糟心。小区里和工地一样,坑坑洼洼,垃圾满地,平时出行特别不方便。下雨的话,我们老年人连门都不敢出,生怕摔着。干部们上门把我们的各种问题和诉求都一一记录下来,答应帮我们及时解决。”77岁的居民何兰华告诉记者。
干部在小区逐门逐户查看走访,还原问题事实。
访需求、找痛点、解顽疾。省纪委监委两位干部深入调查,摸排技术原因,厘清各有关方面责任,经过直查直办,发现工程主要由于疫情影响、项目资金紧缺、工程技术难题等一系列问题导致停工。随即督促城关区房产保障中心牵头,组织项目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以及住户代表等多方召开协调会,研究解决问题,达成了各方认可、科学合理的改造意见,靠实了各方责任,明确了完工期限,督促限期完工。
短短2个月,小区改造工程在8月初全面完工。
“两位干部每天都会向我们了解施工进度,我们也每天在施工现场巡查跟进。管网改造完成后,地坪回填翻新,垃圾全部清运,困扰居民多年的上下水堵塞问题也彻底得到解决,小区面貌焕然一新,”兰林小区楼院长李青萍说道。
另外,城关区住建局、城关区房产保障中心还为该小区安装了健身器材、照明灯、监控设备等。
近日,记者采访时,小区面貌焕然一新。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薛砚摄
“感谢政府帮我们解决了这个烦心事,现在家里下水通畅,还安装了智能水表,用水更安全放心。院里干净、敞亮,住着也舒心。”何兰华说。
今年10月,李奇和王发财再次回访小区时,何兰华与其他居民们一起给两位干部送上了一面“为民服务、全心全意”的锦旗,表达感谢。
老旧小区的居住环境得到整体改善,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作为全省“三抓三促”行动牵头单位,省纪委监委坚持举一反三、由点及面,对兰州市老旧小区改造施工缓慢问题进行全面摸排,推动按期完工,督促各职能单位担当作为、履职尽责,切实把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做成精品工程、民心工程、人民满意工程。
今年10月,居民们一起给两位干部送上了一面“为民服务、全心全意”的锦旗,表达感谢。(图片除标注外均由省纪委监委提供)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薛砚
责任编辑:高富强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