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安定区将创建全省禁毒示范区作为深化“三抓三促”行动和主动创稳行动的立足点和着力点,多措并举,夯实创建基础、锚定创建目标,持续筑牢拒毒防毒坚实屏障。
织密全覆盖教育“宣传网”
“新型毒品的花样越来越多,有的甚至伪装成食品,混杂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大家一定要擦亮双眼……”6月9日,安定区禁毒办在许铁堂广场开展禁毒宣传。民警向现场群众讲解新型毒品的伪装性和隐蔽性,引导大家关注各级禁毒微信公众号,积极举报涉毒违法犯罪线索。
在禁毒宣传中,安定区禁毒办突出“互联网+”宣传手段,建立“云端+地面”宣传矩阵,全方位、广角度推送禁毒信息,开展多形式禁毒集中宣传活动。同时,强化对务工人员、青少年等重点群体的动态关注,签订《外出务工人员不涉毒承诺书》;开展“春季开学禁毒第一课”活动,全面落实校园4课时禁毒专题课程,开设校园广播禁毒专栏,打造36个校园禁毒宣传长廊和32个毒品预防教育活动室、图书角,创建毒品预防教育示范学校2所,青骄第二课堂注册率、参与率均达100%,有力确保“校园无毒品,学生不吸毒”。
织密全域布点“治理网”
强化保障,印发《定西市安定区创建全省禁毒示范区实施方案》,安定区禁毒办成立6个创建工作专班,建立22个乡镇(街道)“6·26”服务中心,配备禁毒工作人员,5个城区派出所成立禁毒中队,积极开展重点行业涉毒问题专项整治、吸毒人员“大排查、大收戒、大管控”“毒驾整治”等专项行动,强力推进物流寄递和“笑气”专项治理,有力落实邮件快件“实名收寄、开箱验视、过机安检”三个100%。今年以来,破获涉毒团伙案件1起,抓获犯罪嫌疑人8名,查处吸毒人员1人。
紧盯毒品原植物“零种植、零产量”目标,开展拉网式、地毯式排查,并强化对辖区易制毒化学品使用企业和精麻药品批发企业的督导检查,严防易制毒化学品流入非法渠道。
织密涉毒人员“关爱网”
狠抓吸毒人员排查管控、戒毒康复、帮扶救助三大环节,构建戒毒长效机制,推行“4+X”戒毒帮教与平安关爱相结合模式,针对每名吸毒人员实际困难,靶向性组建“4+X”帮教小组,积极落实医保、养老、健康帮扶措施和困难救助、就业帮扶等平安关爱活动,全面巩固戒毒康复成效。今年以来,社区戒毒社区康复执行率、管控率均达100%,外流涉毒问题零发生。(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孙涛 通讯员 景晶)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