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记者在一线】定西临洮:建设高标准农田 筑牢粮食安全基础

发布时间:2022-11-25 18:21:37     来源:新甘肃客户端

定西临洮:建设高标准农田 筑牢粮食安全基础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 李萍

  初冬,定西市临洮县太石镇水泉村的一座座大棚鳞次栉比,一条条水渠流水淙淙,大片的农田“畅饮”着洮河水,一片生机勃勃。水泉村地处临洮县北部,是一个典型的蔬菜种植大村,依托便利的水资源优势,当地农民尝到了发展特色种植带来的甜头。

  时下,临洮县洮河灌区冬灌工作已接近尾声。临洮县民主渠管理所所长龚成强说,“我们加班加点调度渠道水量,保证民主渠灌区1.2万亩农田能得到适时灌溉。”正是有了稳定的供水保障,太石镇水泉村近几年韭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农民的“腰包”也越来越鼓。

  粮食安全根本在耕地,命脉在水利。为了提高洮河大型灌区33万亩农田灌溉水源保障水平,近年来,临洮县累计投入8046.38万元,持续对现有灌区设施进行了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同时,临洮县还持续推进洮河灌区现代化、智慧型灌区建设,建成灌区信息化调度中心1个,新建测控一体闸门31座、阀井9个、手动闸门46个、量水槽164个。2022年,临洮县启动洮河大型灌区改造项目建设,投资4500万元对洮惠渠大碧河渡槽、清水沟吊管进行改建,在消除渠道设施安全隐患的基础上,促进农业用水方式由粗放向集约节约转变。

9055ac9e383e438ebe10890b95ac5d67.jpg

一片片平整宽阔的高标准机修梯田。

  “过去的耕地坡度大、面积小,而且道路配套不完善。”提起曾经耕种的“三跑田”,家住临洮县站滩乡的王永强说,临洮县梯田建设经历了以人为主、人机结合和机修为主到全面实现机械化实施梯田建设的发展过程。

  如今,行走在临洮县大大小小的山梁沟峁,昔日的“巴掌田”被一层层、一片片平整宽阔的高标准机修梯田所代替。王永强说:“县里建设机修梯田后,我们的田地平整了,也能蓄住雨水了,山区农民的收入一年比一年多了。”

  据了解,截至2021年底,临洮县累计新修梯田113.22万亩,目前人均梯田面积达到2.94亩,全县年增产粮食5660万公斤,形成了“修梯田—保水土—调结构—兴产业—增收入—促发展”特色产业模式,为大规模发展马铃薯、中药材、百合、劳务等特色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实现了保水土、调结构、促发展的目标。

  下一步,临洮县水务局将继续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不断增大供水受益面积。同时,通过配套水设施网络和优化水资源配置等,分区域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重点项目,真正把引洮水资源和水土保持工程利用好,为保障区域粮食安全提供稳定的水利支撑。

责任编辑:高富强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