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聚力”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
金塔县委常委、县委政法委书记 孙云峰
近年来,金塔县积极探索社会治理现代化新路径,全力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坚持“四个聚力”,持续在治理阵地上下功夫、在治理体系上求突破、在治理品牌上创新招、在治理效果上求实效,不断破解基层治理“软弱难”问题,有力推动了基层社会治理提质增效。
聚力综治中心建设。坚持把阵地建设作为社会治理工作的重要保障,围绕人防是基础、物防是重点、技防是核心、心防是关键的工作思路,按照“六有八化”标准,采取“1+N”模式,建设县级综治中心1个、乡镇(街道)和村(社区)综治中心100个,充分发挥综治中心在集聚资源力量、化解矛盾纠纷、治安稳定管控、平安法治宣传、重点问题整治、深化为民服务等方面的作用,切实将综治中心打造成了基层治理的阵地、便民服务的窗口、矛盾化解的平台和政群互动的枢纽。
聚力治理体系构建。全力推进“网格化”一体化建设工作,按照区域就近、灵活就便、完整覆盖、无缝衔接的原则,全县划分一级网格10个,二级网格90个,三级网格519个,配备专兼职网格员841名,创新建立了“一网六治”管理模式,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红色网格”体系,真正实现了“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一网全覆盖”,使网格化服务管理成为居民和政府沟通的“连心桥”、维稳工作的“防火墙”、社会治理的“好帮手”。
聚力治理品牌打造。按照“一乡(镇)一品牌”工作思路,倾心打造了以党建为引领的“红色物业”“红色网格”治理品牌,创新推出了“门房革命”特色经验,充分发挥“580先锋在线”“勿忘我志愿服务”等特色服务品牌作用,广泛开展基础信息采集、社情民意收集、矛盾纠纷调处等10大项服务活动,逐步形成了集“政策咨询、股权投资、矛盾调处、信息共享”于一体的综治服务新亮点,有力推动了社会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现代化进程。
聚力矛盾纠纷调处。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按照“调防结合,以防为主”的工作思路和“抓早、抓小、抓苗头”的工作要求,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矛盾纠纷化解,聘请有热情、有威信、有经验,讲公平、讲公正、讲公心的老党员、老干部、人大代表组成矛盾纠纷调解志愿者队伍,综合运用法律、政策、行政、民调等手段,采取以法调处、以理调处、以情动人、以德服人等办法,不断构建起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相衔接的“三调联动”工作机制,有效实现了优劣势互补,切实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