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设平安幸福美好新家园
——我省乡镇政法委员畅谈基层社会治理新思路
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王建庆 杨丹 张小锋 陈孝志 特约记者 李宏林
“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提高市域社会治理能力,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连日来,我省乡镇政法委员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同时,聚焦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新部署新要求,畅谈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新思路新举措。大家纷纷表示,要进一步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健全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全力解决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加快建设平安幸福美好新家园。
兰州市城关区靖远路街道政法委员张佩珍说:“要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在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中坚持党建引领,带领基层政法干警、网格员秉持‘做实身边每件事、当好群众贴心人’工作理念,及时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要从改善百姓的生活质量出发,向提高百姓的幸福指数发力,充分调动群众参与推进基层自治、法治、德治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人民群众高不高兴、满不满意、答不答应来衡量基层治理效果。”
甘南州舟曲县南峪乡综治中心主任严鑫表示,作为一名基层综治干部,要以实际行动忠诚履行捍卫政治安全、维护社会安定、保障人民安宁的职责使命,着眼夯实社会治理基层基础,以重点工作突破带动整体水平提升,持续在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深改革、强队伍、促发展上出实招见实效。要紧密结合南峪乡实际,扎实推进“大抓基层、大抓基础、大抓治理”三年攻坚行动,全力推动“8+”基层社会治理机制,加快推进南峪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
平凉市华亭市东华镇党委副书记、政法委员张志强说,党的二十大报告为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明确了方向、提供了遵循。作为一名乡镇政法委员,将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与做好当前政法各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砥砺奋进,担当实干,持续抓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强化乡村综治中心实体化运行,用好用活乡镇“党委书记热线”,畅通民生诉求渠道。要发挥好“法律明白人”作用,当好矛盾纠纷“调解员”,努力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氛围,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临夏州永靖县太极镇党委副书记、政法委员张强表示,在今后工作中要主动担当作为,充分发挥乡贤、网格员作用,推进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同时,坚持以群众需要为导向,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努力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确保村镇更安宁、群众更安乐。要采取更多的惠民生,暖民心的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党的二十大报告描绘了‘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平台建设,明确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鲜明导向。”武威市天祝县华藏寺镇副镇长、政法委员刘海龙说,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切实肩负起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确保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职责使命,以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体化运行为切入点,筑牢基层维稳防线,提升基层治理能力,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责任编辑:高富强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