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认可的“领头人”
——记漳县盐井镇菜儿村党支部书记陈兵兵
新甘肃·甘肃法制报 记者 孙涛
在漳县盐井镇菜儿村,一名90后年轻人扎根家乡,一待就是11年,从一名志愿者,成长为一名百姓认可的“领头人”,他就是盐井镇菜儿村的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陈兵兵。
2011年4月,因村委会缺人手,陈兵兵加入了基层工作者的队伍,经过十余年的努力,他用自己的执着扎根在农村、成长在农村。十几年来,他们共同成长,如今的菜儿村已经从贫困村蜕变成了美丽乡村,而陈兵兵也成了村民口中的“好书记”。现在,菜儿村的环境越来越好,经济实力越来越强,村民们的幸福感、获得感不断提升。
盐井镇菜儿村有213户882人,十几年前这里因山大沟深、交通不便及各种原因的影响,导致当地的群众生产生活困难,村子里脏乱差现象严重。党的十八大以来,一项项惠民政策、一笔笔救助资金到村到户,在编密织牢民生兜底保障网的同时,为困难群众托起了生活的希望。十几年来,村上的土沙小路变成了水泥路,交通工具由摩托车变成了小汽车,土坯房变成砖混二层楼房。健身器材丰富的文化广场,洁净的水泥硬化路,美丽的农家小院,村头巷尾别具特色的绿化,一幅幅美丽宜居的农村画卷徐徐展开。
“2019年,菜儿村脱贫摘帽,这在我们村发展史上是件大事,这几年虽然苦点累点,但都值了!”说这句话时,陈兵兵满脸的骄傲与自豪。
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必须让腰包鼓起来。十几年来,陈兵兵和村“两委”干部走访调研、寻方问计,综合借鉴其他先进村庄的发展“道路”,充分利用本村独特的发展环境和优势,找准“症结”,通过种植中药材、玉米、土豆、油菜、养殖牛羊和劳务输出等方式,从修缮道路、改善环境、发展经济入手,一步一步让村容村貌“大变样”。
张红芳是菜儿村小有名气的巧媳妇,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特别干净、温馨。说起这几年的变化,她深有感触:“十几年前,我们家是草房子,路也是烂泥路,现在家里的院子硬化了,门口的巷道也硬化了,自来水拉到院子里,还修了卫生间。这几年还享受了很多国家惠民政策,生活越来越好了。”
近年来,菜儿村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依托,结合村规民约,强化宣传教育,乡风文明蔚然成风。通过党员示范引领,广大群众的自我规范意识得到了提升,从之前的被动管理到主动参与,现如今的菜儿村已成为昼不锁门、夜不闭户的平安“菜儿”。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