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减乘除法”答好“改革试点卷”——定西法院推进审级职能定位改革试点工作综述

发布时间:2022-12-20 21:09:28     来源:甘肃法制报

新甘肃·甘肃法制报通讯员 高原


  今年以来,定西市两级法院聚焦“基层人民法院重在准确查明事实、实质化解纠纷,中级人民法院重在二审有效终审、精准定分止争”的改革目标,做好“加减乘除法”,有效破解一系列制约改革试点的新老问题,在完善四级法院审级职能定位改革试点考卷上,交出令人满意的“定西答案”。


队伍建设“做加法”  打造司法生力军


    今年以来,定西中院一审民事案件受理数量同比下降53.97%,91件大额标的案件在基层法院进  行了审理,基层法院办案难度有所上升。面对这一情况,定西中院加大年轻干部培养力度,全市院33名青年干警走上了领导岗位,有效激励队伍履职尽责、担当作为;精准测算全市法院办案数据,为基层法院争取了9个机动员额指标,完成了2022年员额遴选工作,全市两级法院确定新入额法官26名,递补法官17名,最直接有效地增加了办案力量;筹办一期全市法院民商事法官专业培训班,邀请智库专家、省高院法官、党校教授对全市140余名民商事法官进行了培训,切实提高了办案队伍的业务能力。


案件数量“做减法” 诉源治理化纠纷


   推进改革试点,缓解办案压力,既要开源,又要节流,定西两级法院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主动融入社会综合治理大格局,把基层作为矛盾纠纷预防化解的主阵地,全面落实矛盾纠纷和信访问题“五级九天”排查化解机制,落实婚姻家庭、相邻关系等纠纷“一诉讼两推送”诉前调解机制,大力推动人民法院调解平台进乡村、进社区、进网格,317个调解组织、486名调解员、1256个基层单位入驻调解平台,37名法院干警进驻各级综治中心,诉前化解矛盾纠纷7343件,全市法院一审民事案件受理数量同比下降29.09%。


条线指导“做乘法”  破解类案不同判


  “订婚费、酒水钱、菜水钱、开柜钱、磕头钱如何认定,究竟哪些属于彩礼,临洮县人民法院在司法实践中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握的……”6月21日,临洮县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李军保向参加全市法院民事法官培训研讨的学员介绍经验。

   推进类案同判,是提升司法公信力,实现法律统一适用的重要举措。定西中院通过组织跨审级、跨部门专业法官会议,定期组织法官集中学习、研究案件,在两级法院之间搭建了优质的沟通交流平台。通过开展良性互动、沟通审判信息、总结发改案件经验,共同化解矛盾,推动两级法院、各审判庭、各员额法官之间逐步形成统一的司法价值取向、统一的法律裁判尺度,从而进一步提高一审案件质量,将矛盾纠纷消化在基层,案件解决在基层。改革试点以来,召开跨审级、跨部门专业法官会议16次,邀请非民商事法官、基层法院法官参会45人次,形成了《关于全市法院民商事审判实践若干问题统一裁判的参考意见(试行)》,对6个方面81项审判实践中常见问题的裁判尺度进行了统一。


质效问题“做除法”  守好司法生命线


    审判质效是人民法院工作的生命线,定西两级法院紧扣四级法院审级职能定位改革试点任务主线,同步强化审判监督管理,出台并应用包含“四级四单”督办、随机分案、统一结案管理、均衡结案、发改案件双向反馈、一站式建设质效评估、审判质效双重评查在内的一系列制度机制,将审判权运行锁在制度的笼子里,深入破解影响审判质效的各类问题。改革试点工作推进以来,两级法院组织开展审判执行质效推进会28次,发布工作通报95期,发出“节点信息提醒单、审限管理提示单、临期案件催办单、长期未结督办单”196份,统一审核报结案件4.9万余件,开展双向反馈12次,审判、执行案件用时同比缩短5天和4.6天,一审服判息诉率上升0.5%,法定审限内结案率上升0.1%,民事案件调撤率上升2.4%,发改案件同比减少16%,其中基层人民法院审结“下沉”案件91件,法定审限内结案率100%,无一例再审、申请再审案件,审判质效有了明显提升。


    一年来,从制定方案到推动落实,全市两级法院审级职能定位改革试点逐步落实、逐步推进,取得了可喜成绩。

责任编辑:王昱璇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