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西走廊咽喉之地山丹,G312线等交通干线如同串联千家万户的“生命线”,承载着平安与期盼。在这条“生命线”上,退役军人李兴伟的身影格外醒目——昔日手握钢枪戍守边疆,如今身着橘色工装养护公路,在平凡岗位上书写着“退役不褪色”的担当。

2013年,19岁的李兴伟怀揣报国热忱踏入绿色军营,成为新疆军区某部队的一名边防战士。零下数十度的寒冬,他在哨位上纹丝不动,睫毛结霜仍目光如炬;战备拉练中,他扛着装备翻山越岭、咬牙冲锋。两年的军旅生涯,锤炼出他钢铁般的意志和“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军人本色。
2024年,退役后的李兴伟选择成为山丹公路段清泉养护站的一名养路工。“养路和守边防一样,都是守好人民需要的‘阵地’。”带着这份信念,他把部队里的拼劲、韧劲全倾注到新岗位中。白天,他跟着老师傅钻沟壑、爬边坡,学习路面养护实操技能;夜晚,他捧着操作手册逐字研读,两本厚厚的笔记记录着从“门外汉”到“行家里手”的蜕变。凭借这份执着,李兴伟迅速成长为养护站的安全员,成为同事们信赖的“主心骨”。

风雪是养路人的“劲敌”,冬季除雪保畅更是一场不能懈怠的“硬仗”。为了熟练驾驭除雪车这一“重器”,李兴伟主动申请加班练习,短时间内成功考取A1驾驶证,成为同期入职职工中最早拿到“A照”的人。每当暴雪封路预警响起,他总是第一个冲锋在前,从凌晨到深夜,双手冻得几乎握不住方向盘,累了就在驾驶室打个盹,饿了就啃几口干粮,只为用最快速度清扫出一条温暖安全的通途。“有他在,路就踏实!”这是同事们对他最朴实的赞誉。
“安全无小事,咱得把活儿干扎实,让大家平平安安回家。”作为安全员,李兴伟将部队的严谨作风融入日常养护的每一个环节。春寒料峭时的路面灌缝、烈日炎炎下的油路修补,他总是最先到达现场排查隐患、布设警示标志,用细致周全守护着作业人员和过往车辆的安全。
2025年入夏以来,山丹县境内管养公路先后遭遇6次暴雨和泥石流侵袭,道路中断、交通受阻。李兴伟与同事们不分昼夜连续奋战,一次次圆满完成抢通任务。7月17日傍晚,强降雨突袭山丹县老军乡,G312线绣花庙段K2594至K2595路段的85米道路被泥沙瞬间掩埋。险情就是命令,李兴伟随抢险队伍紧急奔赴现场。正当大家紧张有序作业时,一辆社会车辆突然闯入养护作业区,径直冲向正在引导车辆绕行的李兴伟。千钧一发之际,他下意识嘶吼着“老张,快躲开”,用自己的身体挡在了危险前方,被车辆撞飞出去。
昏迷中的李兴伟,反复呢喃的仍是这句守护战友的警示。经诊断,他颅内出血、全身多处骨折,经过医护人员的全力抢救,终于脱离生命危险。那声“快躲开”,成为他守护战友、守护公路最赤诚的誓言,彰显着军人“舍己为人”的本色。
从边防哨所到养护路段,从钢枪铁锹到除雪车辆,改变的是岗位,不变的是初心。李兴伟用青春、汗水甚至鲜血,默默守护着每条道路的畅通无阻,以最朴实的行动诠释了“退役不褪色,平凡亦不凡”的深刻内涵。(王芳)
责任编辑:孟茜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