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干部队伍建设全局中,新录用公务员是注入的“新鲜血液”,其干部人事档案管理既是个人成长轨迹的“写实本”,更是组织选人用人、精准识人的“度量衡”,直接关系干部队伍纯洁性与战斗力,影响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张家川县深刻把握从严管党新任务、新要求,以《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条例》为遵循,立足“基本点”、抓住“关键点”、找准“落脚点”,以“三点发力”抓实新录用公务员档案管理,为干部队伍健康发展夯实基础。
立足“基本点”,严把档案“接转关”
档案接转是管理工作的“第一粒扣子”,容不得丝毫疏漏。张家川县坚持“集中统一接收”原则,在新录用公务员入职初期迅速启动档案清点工作,逐页核对信息、实时更新目录,确保档案内容清晰可查。同时,严格落实“转递单位+管档单位”双主体无缝衔接机制,对每一卷档案开展逐卷逐页逐项审核,对发现的资料缺失问题,实行台账式登记、清单化管理,详细记录缺失内容与情况,并点对点反馈至本人,明确补充要求与时限,做到应找尽找、不缺不漏、逐项销号。对符合标准的补充材料,即时接收归档;对审核未通过的资料,严格按规定要求重新制作,全力保障档案完整规范。2023年以来,通过精细化操作,共整理新录用公务员档案99卷,收集补充材料600余份,为后续管理工作筑牢“第一道防线”。
抓住“关键点”,严守档案“审核关”
审核环节是确保档案真实性、可靠性的核心,直接决定档案价值。张家川县在全面审核档案内容的基础上,聚焦当年度试用期满正式录用公务员的“三龄两历一身份”以及家庭主要成员、重要社会关系、奖惩情况等关键信息,从严开展审核与缺失材料补充。年龄认定上,严格遵循“最先最早”原则,精准分析界定录用干部出生时间;党员档案审核中,全流程核查入党申请至转正各环节,确保入党程序规范有效;针对考录前有国有企事业单位工作经历的人员,及时核查劳动合同、养老保险缴纳凭证等材料,准确认定参加工作时间与工作经历,为干部任职、晋升提供可靠依据。对审核发现的问题,建立“本人+档案审核人员+分管领导”三方签字确认机制,将确认材料归入个人档案,切实杜绝档案认定不准与干部“带病上岗”现象,守住干部队伍纯洁底线。
找准“落脚点”,严抓档案“管理关”
科学规范管理是释放档案价值的关键。张家川县严格对标《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条例》,抓实新录用公务员档案分类、排序、编码、装订、入库等关键环节,对所有档案材料细致分类排序、规范编码装订、建立档案正本,实现分类精准、目录清晰、查阅高效,确保日常查询与紧急调取快速精准。同时,顺应数字化发展趋势,同步推进录用人员数字档案扫描工作:在对档案材料信息再次核查确认后,严格按照“整理编码—目录录入—图像扫描—原版处理—高清制作”流程操作,严把电子档案“入库关”,确保电子档案与原始纸质档案一一对应,真正构建“纸质+数字”双轨制管理模式。这一模式不仅强化了档案安全保管,更充分激活干部信息大数据价值,通过数字档案快速检索、数据分析,为组织精准识人、科学用人提供数据支撑,助力选拔适配岗位的优秀干部,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王芳)
责任编辑:孟茜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