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宕昌公路段党支部以“党建引领养护、养护夯实党建”为核心理念,创新推行“五强四抓四提升”工作法,推动党建与养护深度融合,在守护“红色路廊”中为公路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动能。
党建为魂:“五心内核”筑牢发展根基
“要让每一段公路都成为党建阵地的延伸,让每一次养护都成为党性修养的实践。”这是宕昌公路段党支部全体党员的共识。围绕“筑牢党建根基、凝聚发展合力”目标,该段以“五心内核”为抓手,将党建工作融入养护生产的每一个环节。
“组织强心”激活战斗堡垒“原动力”。走进宕昌公路段党建活动室,长征精神、“八棵树精神”等展板错落有致,这里不仅是党员学习的“主课堂”,更是凝聚团队力量的“精神家园”。为培养复合型人才,该段创新推行青年党员“换岗轮岗”机制,每年选派青年职工深入官亭养管站、小修作业队、哈达铺作业组等养护一线,从路面修补、机械操作到内业资料整理,全方位学习养护技能。青年职工王磊在轮岗结束后感慨:“以前只懂理论,现在跟着老师傅在一线实操,不仅学会了养护技术,更明白了‘以路为家’的含义。”此外,该段还深化县域涉路单位协同联动,与交警、路政部门及跨市州兄弟单位建立结对共建机制,联合开展应急演练、路域环境整治20余次,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养护新格局。在小修作业队设立的“党员桥头堡”里,临退休老党员李建国正带着年轻职工调试养护机械:“我要把几十年的经验都传下去,让技术和党性一起在一线扎根。”
“文化聚心”增强支部“向心力”。宕昌公路段深挖地域红色资源与行业文化,构建起独具特色的公路文化体系。每季度,该段都会组织党员前往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开展“沉浸式”党史学习,通过“全覆盖微党课”“矩阵式宣传网”,让红色文化融入日常。为记录公路发展历程,该段整理历史档案,建立“公路记忆库”,老照片里的砂石路、手写的养护日志,生动展现了老一辈公路人“战天斗地、以养为责”的奋斗精神。在此基础上,该段打造“三色南腊”公路文化品牌,推出《红韵筑路,传承不息》《红路长歌,三色南腊》等文化短片,镜头里的红色之路、羌韵之路、三国古道,不仅成为宣传宕昌的“名片”,更让职工在文化熏陶中增强归属感。
“服务暖心”踏出宗旨意识“落脚点”。“师傅,喝杯热水歇会儿,这里有维修工具和应急药品。”在官亭养管站便民服务岗,党员张娟正为过往货车司机提供服务。这是宕昌公路段“我为群众办实事”的一个缩影。该段以党建带动群建,持续推进党员“双报到”制度,组织党员常态化清扫哈达铺景区周边卫生、进社区开展政策宣讲;在大拉服务区建设“司机之家”,配备休息座椅、洗漱设施和图书角,成为司乘人员的“休憩港湾”。同时,该段时刻牵挂离退休老党员、老职工,每逢节假日都会上门慰问,倾听他们的建议;选派优秀干部驻村帮扶,帮助村民修缮通村道路、关爱留守儿童,把党的温暖送到田间地头。
“廉洁守心”筑牢思想防线“防火墙”。“廉洁是公路人的生命线,一丝一毫都不能松懈。”宕昌公路段党支部书记在廉洁教育会上强调。该段细化“一岗双责”责任清单,推动“监督清单”“九不准”落地见效,专项党员监督小组定期对劳务合作、车辆机械设备租赁等重点领域开展“再核查”,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此外,该段通过组织观看警示影片、参观教育基地、开展“禁止酒驾醉驾”“家风助廉”等专题活动,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在单位走廊的廉洁文化墙前,职工们常驻足学习,廉洁读书角里的书籍也成为大家的“必修课”,《陇道清风,一路向廉》等廉洁短片的拍摄,更让廉洁理念深入人心。
“养护尽心”提升履职尽责“战斗力”。在国道212线宕昌段,红色文化主题彩绘、浮雕格外醒目,服务区内的红色宣传栏、影音观看区,让过往群众在休憩时就能学习党史——这是宕昌公路段推动党建与养护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该段实行“党建融合服务升级”模式,依托党支部结对共建、“红军长征纪念活动”等载体,组织党员干部参与应急抢险、路域环境整治;党员带头推广“四新技术”,在日常养护中亮身份、显担当。
实干为要:“四项举措”推动双融双促
党建工作要落地见效,离不开具体举措的支撑。宕昌公路段以“四项举措”为抓手,推动党建与养护从“物理叠加”走向“化学反应”。
阵地赋能强基础。“以前党建学习在会议室,现在在养护一线就能学,还能和同事交流技术,特别方便。”在哈达铺作业组“党员学习角”,职工李强拿着养护技术手册说。宕昌公路段将党建阵地建设与养护一线需求紧密结合,升级党建活动室功能,增设养护技术交流区,让党员学习与业务研讨同步开展;在官亭养管站、哈达铺作业组等站点设立“党员学习角”,配备党史书籍与养护技术手册,实现“学习在一线、成长在岗位”。同时,该段发挥一线职工经验优势,建立“师徒结对”机制,在养护现场开展“手把手教学、面对面传经”,让党建阵地从“室内”走向“室外”,从“理论”走向“实践”,成为技能传承的“实践场”。
人才培育提能力。“感谢师傅的耐心教导,这次技能大赛我拿到了二等奖!”青年职工赵伟向导师王建军致谢。宕昌公路段构建“全方位、阶梯式”人才培养体系,依托“导师带徒”机制,由党员技术骨干和业务骨干担任导师,结合冬季培训,开展党务知识、财务劳资政策、安全管理、养护技术等专项培训,帮助青年职工快速成长。此外,该段鼓励职工参与职业技能大赛与理论宣讲活动,“以赛促学、以讲促干”提升综合能力。在去年甘肃省公路养护职业技能大赛中,该段职工斩获2个单项三等奖,青年骨干在水毁抢险、除雪保畅等急难险重任务中更是勇挑重担,展现出过硬的业务素养。
文化铸魂聚合力。“老一辈公路人用镐头、箩筐修出了砂石路,我们现在有机械了,更要传承他们的精神!”在“岁月丰碑”系列宣传报道分享会上,职工们纷纷感慨。宕昌公路段构建“红色+行业+地域”文化培育体系,将红色教育融入日常,通过邀请老党员讲党史、观看党史电影、举办读书分享会等活动,让职工在党史文化中汲取力量;整理老一辈公路人留下的文字、照片材料,推出《哈达铺养管站的前世今生》《惊心动魄60天,国道线上的保通之战》等报道,用真实故事见证公路变迁,凝聚起“爱路、护路、兴路”的共识。
廉洁护航守底线。“节日期间更要绷紧廉洁这根弦,大家要严格遵守纪律……”春节前夕,宕昌公路段党员干部都会收到这样的廉洁提醒。该段建立“全周期管理”廉洁机制,侧重事前预防,开展廉洁风险点排查,制定防控措施;紧盯事中监督,专项监督小组不定期核查重点领域;抓实事后整改,对发现问题建立台账,限期整改到位。同时,该段常态化通报典型案例,开展家风故事分享会,将廉洁建设延伸至家庭,形成“单位+家庭”共筑防线的良好局面,去年以来未发生一起廉洁问题。
成效为尺:“四维提升”赋能高质量发展
党建工作的成效,最终要体现在推动事业发展上。宕昌公路段以“四维提升”为标尺,让党建引领成为公路养护高质量发展的“红色引擎”。
党建引领力显著增强。如今的宕昌公路段,支部标准化建设水平大幅提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持续增强。在应对极端天气、抢险保通等任务中,党支部始终发挥“主心骨”作用,去年以来累计组织应急抢险12次,保障了国道212线、省道209线的安全畅通,为公路养护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实政治保障。
养护生产力全面提升。“党建+养护”融合机制的成效日益凸显,通过“老带新”“师带徒”,老职工的实践经验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养护效能,党员干部在急难险重任务中的战斗力显著提升。去年,该段完成路面修补3.2万平方米、清理边沟15公里、修剪行道树800余棵,高效完成水毁抢险、除雪保畅等工作,实现“组织建设强、业务成效好”的双促目标,公路优良率较上年提升5个百分点。
队伍凝聚力持续筑牢。随着党建工作的深入推进,党员干部的实践能力与综合素质显著增强,主动担当意识大幅提升。在日常养护中,党员带头加班加点;在创新发明中,党员牵头研发的“小型路面清扫装置”提高了工作效率;在服务群众中,党员主动靠前解决问题。党组织的向心力、战斗力持续强化,党员队伍在保通保畅、创新发明、服务群众等方面充分发挥“红色引擎”作用,让党旗在养护一线高高飘扬。
文化影响力有效拓展。宕昌公路段将地域特色红色文化、公路文化转化为亮丽名片,其创新实践不仅带动周边县区交通行业单位开展联建共建,相关宣传内容还在人民日报客户端、甘肃日报等10余家行业内外主流媒体平台发布160余篇,多次获得上级表彰。同时,该段利用行业优势开展服务救助,去年以来累计帮助迷路群众、故障车辆司乘20余次,获群众赠送锦旗、致谢20余次,真正实现了“养护一条路、温暖一座城”的社会效应。
站在新的起点上,宕昌公路段党支部将继续深化“五强四抓四提升”工作法,以党建为笔、以实干为墨,在陇南宕昌的“红色路廊”上续写党建与养护融合发展的新篇章,为公路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马小芬)
责任编辑:孟茜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