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提交申请到拿到拖欠近一年的货款仅用了10天时间,真帮我们企业解了燃眉之急!”近日,某工贸公司负责人紧握着平凉市崆峒区人民法院干警的手,言语间满是感激。这起牵动两家企业生产经营的买卖合同纠纷实现高效化解,成为司法护航民营经济发展的鲜活注脚。
该案源于一笔56800元货款的支付争议。被告陕西某公司一再失信,导致双方矛盾不断升级,不仅消磨了企业间的合作信任,更对正常生产经营造成直接干扰。关键时刻,崆峒区法院党员干警主动靠前服务,始终秉持“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理念,耐心向原告释法明理,精准建议通过诉讼财产保全措施推动矛盾纠纷化解。
在原告提交诉讼保全申请后,法院迅速启动“总对总”网络查控系统,第一时间冻结被告银行账户。被告陕西某公司获知后,主动联系法院请求尽快调解。干警抓住有利时机,多次与双方进行电话沟通,既讲法律条文又算经济成本,最终促成双方达成和解协议。陕西某公司全额支付货款后,原告随即撤回起诉并申请解除冻结被告账户。
此次矛盾纠纷的高效化解,是法院将党建工作与司法服务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通过党员干警主动作为、释法明理、精准施策,变“被动审理”为“主动服务”,既以法治手段快速定分止争,又为企业节省大量时间成本。用实际行动彰显了党建引领下司法为民的温度与护企发展的力度,为优化营商环境注入了强劲司法动能。 (秦春蕊)
责任编辑:王昱璇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