宕昌青年养路人:从“养护新兵”到“公路卫士”

发布时间:2025-08-18 17:10:28     来源:法治甘肃网

在陇南山水间,宕昌公路段辖养的国省干线如丝带般蜿蜒,连接着山里山外的烟火。守护这份连接的,是一群平均年龄约28岁的年轻技术员和养护工。他们从初来乍到的“养护新兵”,在风雨磨砺中蜕变为独当一面的“公路卫士”,用青春与汗水在山区公路上书写下坚守与成长的答卷。

初入山路:青涩中开启成长之路

2021年至2024年的夏天,这群年轻人陆续来到宕昌公路段,面对的是“抬头是悬崖,低头是深沟”的复杂路况。初次跟着师傅巡查时,他们连路基沉降和边坡冲刷都分不清,看到路面裂缝更是手足无措。年轻技术员小申回忆:“当时觉得养护就是修路补坑,来了才知道,每段路都有‘脾气’,得慢慢摸。”他至今记得首次巡查G212线K379路段时,师傅指着山体的黄褐色“泪痕”告诉他,这是山体裂隙渗水的印记,意味着边坡内部可能存在滑移风险。

宕昌公路段有个传统,新招聘的年轻职工需先到官亭养管站和哈达铺作业组学习锻炼。为补上业务技能课,师傅们常把课堂搬到养护一线。年轻人跟着师傅开展道路巡查、学习油路修补技术、练习坑槽切割的角度和深度、更换安装波形护栏、维护清洗交安设施,参与夏季水毁抢险、冬季除雪保畅。手掌磨出茧子,皮肤晒得黝黑,笔记本上的“养护笔记”却越来越厚,从公路养护要点到应急设备操作流程,密密麻麻写满了成长的印记。渐渐地,他们成了合格的公路人,专注工作时的神态有了师傅的影子——坚毅而勇敢。

冰雪淬炼:寒风中守护通途

2024年冬季,宕昌县遭遇多轮降雪,G212线、S209线多处路段积雪结冰,车辆通行受阻。一群首次独立承担除雪保畅任务的年轻人迅速分成两组,一组操作撒布机撒融雪剂,一组手持铁锨巡查并在弯道和上下坡路段撒融雪剂、防滑料。

“之前跟着师傅看时觉得简单,自己上手才知道火候多难掌握。”年轻养护工小仇握着冰冷的操作杆,手心直冒汗。后来他们想起师傅教的诀窍,边干边调整,放慢撒布机行进速度,每走一段就停下来检查撒布范围,确保融雪剂撒得充分均匀。南腊路温度低,积雪难化,车辙易结冰,他们天没亮就出发,先用雪滚扫雪,未清理干净的地方再人工清扫。寒风吹得脸像被针扎,呼出的白气在眉毛上凝成霜,可握着工具的手却越动越热,干劲十足。

经车辆碾压的积雪路面更滑,年轻养护工小韩没踩稳防滑鞋,摔了个屁股蹲儿,雪灌进裤腿冰凉刺骨,他爬起来拍了拍雪继续干。他们一边巡查撒融雪剂和防滑料,一边帮打滑的车辆撒防滑料、推车。看着车辆缓缓驶出弯道,他们又扛起铁锨扎进风雪里。冰雪淬炼中,他们悄然成长。

暴雨考验:泥泞中彰显担当

2025年7月18日上午至19日凌晨,宕昌境内遭遇强降雨,国道212线K377+000至K385+000多处发生塌方,道路通行受阻。水毁发生后,宕昌公路段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应急人员和机械设备冒雨赶赴现场,生产技术部、设备材料部、综合办及各养管站的年轻人几乎全员出动。


二十五六岁的小杨,经过两年多培训和师傅指导,已能独立驾驶装载机参与抢险。机械车轰鸣中,驾驶舱内的他忙碌一上午,养护服被汗水湿透贴在身上。他探出头,脸上满是汗水,憨憨地笑着说:“快了快了,加油站这边的便道一抢通,滞留的车辆就可以通行了。”说完猛灌大半瓶水,又投入抢险。

路抢通后,饥肠辘辘的他们挤在狭小的养护车内,狼吞虎咽地吃着早已冰冷的饭菜。风雨中,这群年轻人用行动诠释了担当,完成了从“新兵”到“卫士”的蜕变。(李红兰)

责任编辑:孟茜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