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通渭县鸡川人民法庭成功调解一起涉众型劳务合同纠纷,在调解员老牛的斡旋下,七名劳动者与雇主达成还款协议,让“薪”事重重变为“薪”安。
据悉,七名原告受雇于被告后,因被长期拖欠劳务报酬,多次催讨无果后诉至法院。考虑到案件涉众、诉求集中,法庭启动“绿色通道”,委托资深调解员老牛介入。老牛先向被告释明法律责任及拒不履行的后果,再倾听原告困难并安抚情绪,通过多轮“背对背”沟通、“面对面”协商,最终促成双方约定:被告于今年年底付清全部拖欠报酬。
此次调解是通渭县法院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化源头治理的缩影,既高效维护了劳动者权益,又以柔性方式修复社会关系。通渭法院将持续畅通维权“快车道”,发挥先行调解优势,让劳动者安“薪”更安心。(效伟新)
责任编辑:孟茜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