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丰碑:羊马城桥的百年蜕变与精神传承

发布时间:2025-06-30 10:00:35     来源:法治甘肃网

在岷江之畔,甘川古道之上,羊马城桥宛如一位静默的老者,历经岁月洗礼,见证时代变迁。它不仅是连接两岸的交通要道,更是一座镌刻着公路发展印记、承载着公路人精神密码的历史丰碑。

羊马城桥坐落于甘川公路K318+255处,是往昔跨岷江出入原宕昌镇(今宕昌县城区)的唯一桥梁。其始建年代虽无从考证,但在历史的进程中不断蜕变新生。建国初期,为恢复交通,1950年6月,武都专署获批拨款3137元,对甘川公路宕昌境内包括羊马城桥在内的4座桥梁进行修复。羊马城桥更换部分大梁,解决中部下沉、结构松散问题,并换桥面板,历时近8个月竣工。此次维修为新中国成立后甘川公路的交通恢复奠定基础。

随着国家建设发展和车辆增多,原有的石台木面桥难以满足需求。1964年,省交通厅决定改建羊马城桥。起初设计的钢桁与钢筋混凝土板联合桥因钢材用量大、养护困难而被否决。此时,广东省成功研究试验的纵向悬砌拱桥技术带来新思路。其预制装配化施工方式减轻工人劳动强度、加快进度,且无须大量钢材、养护简单、坚固美观,在钢材紧缺的当时极具现实意义。于是,羊马城桥改为1-16米预制片石混凝土块纵向悬砌拱桥,这也是甘肃省首次采用桥梁预制安装技术。改建后的桥梁长17米、宽8米、高15米、跨径17米,极大地方便了周边群众出行。1966年,在甘川公路宕武段改造工程中,羊马城桥再次改建,桥跨岷江,跨径1孔16米,全长27.2米,桥面宽7.3米,上部为纵向悬砌拱,下部为浆砌块石桥台,采用悬砌拱工艺建桥在武都地区尚属首次。

进入新世纪,2009年,陇南市政府财政拨款,宕昌县交通局负责施工,对羊马城桥进行又一次改建。此次改建保持跨径及结构形式不变,加宽进水口,连接国道212线和城区景观大道,桥面设置多个行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以及停车位,功能更加完善。

千年羌水悠悠流淌,带走无数历史往事,而羊马城桥却如一位沉默的史官,将公路人的精神深深镌刻进基石,无数建设者在施工一线的辛勤付出,他们的身影与羊马城桥融为一体。纵向悬砌的拱圈,凝聚着智慧的光芒;历经岁月而稳固的桥基,彰显着坚守的力量;一次次在原址上的改建重生,诠释着公路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永恒信念。

如今,羊马城桥不再孤单,它率领着八座后辈桥梁横跨宕昌县南北,以坚实的基础支撑起地方振兴的脚步,用宽阔的臂膀承载着川流不息的车辆。任重车碾过,它始终挺拔屹立在岷江上,宛如公路人用脊梁撑起的通途,激励着后来者继续书写交通事业的辉煌篇章。(邓琮 罗瑞斌 马小芬)

责任编辑:孟茜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