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乐县公安局:深化法治公安建设 助推公安工作现代化
岁回律转,蓝川夏初长;法度持衡,是严亦是正。
2025年,康乐县公安局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法理念,以深化执法规范化建设为主线,探索实施法治理念引领、执法制度赋能、监督管理增效、专业队伍锻造“四项工程”,重点在“提能力、强监督、严管理、实服务、重宣传”5个维度上下硬功出实招,在稳中有进、精益求精的生动实践中,康乐公安整体呈现出“执法能力明显提升 执法监督及时有效 硬件建设规范有序 法治宣传效果明显”的向上向好新局面,今年以来行政案件考评整体优评率全州靠前,法制大队负责人获评县司法局年度“优秀律师”称号。
强化五级审核 严格履行执法规范职责
康乐县公安局坚持落实案件“五级”审核把关制度,从案件事实认定、法律适用、证据收集与完善等严把实体、程序、定性、依据和裁量关,切实履行执法办案全程监督职责。对于法制审核发现的问题,及时制作问题清单反馈办案人员整改,并定时召开法制培训会就相关问题在全局通报。今年以来,共巡查接处警3957起,审核监督刑事案件27起,行政案件393起,全部案件实现网上办理。全局行政案件结案率80%、刑事案件破案率74%。
强化建章立制 织密执法规范制度之网
不断完善执法标准,规范民警执法行为,制定出台《康乐县公安局执法办案管理中心使用办法》,加大执法考评和约谈通报力度,以规范考核和刚性问责及时发现解决问题。特别是结合工作实际,将执法质量纳入全局考评机制;同时,压实法制部门和办案民警的工作责任,安排专人每日对法综平台执法办案场所视频监控进行巡查。今年以来,共下发执法监督提醒书4期,执法监督处理建议书3期,执法巡查通报65期,发现整改问题143个,督办整改率达100%。
强化责任目标 提升执法规范管理水平
全省法治公安提标工程下发后,康乐县公安局第一时间研究贯彻落实意见,制定36条具体措施,强力推进案件集中办、专业办、规范办,行政案件中疑难案件、重大案件、未成年人案件以及其他复杂敏感、社会关注度高的案件进入办案中心办理。法制大队采取“智能+人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对执法办案场所抽查检查。积极推进电子卷宗同步上传和深度应用,已上传完成80%。今年以来,下发办案场所巡查通报7期,发现整改问题15个,有效提升了规范管理水平。
强化案件考评 高举执法规范监督利剑
康乐县公安局树立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理念,建立健全执法执勤“日巡查、周通报、月评议”工作机制。全覆盖、全时段、全流程对受立案、案件办理执法全流程记录,成立案件评查小组每月交叉评查,定期晾晒案件质量情况。同时,对考评中涉及法律文书制作不规范等问题作出通报批评、约谈提醒等处理。将排名量化情况纳入业务工作考核重要组成部分,充分调动民警执法办案工作积极性,不断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提质增效。今年以来,共开展网上执法质量考评5场次100件,完成州局季度考评案件1场次3件,下发执法质量通报1期。
强化硬件建设 夯实执法规范服务基础
康乐县公安局以新警务理念为先导、新运行模式为关键、新管理体系为保障,全面提升公安机关新质战斗力。落实精细化管理办案场所举措,统筹全局办案中心、接报案中心的建设应用,持续推进办案中心软硬件信息化、智能化提档升级,优化办案中心拓展功能。今年以来,办案中心共开展询(讯)问219人(次),未发生安全事故和执法不规范问题。
强化普法教育 筑牢法治公安建设之本
围绕重要普法时间节点,康乐县公安局发挥传统宣传优势,通过入户讲法、村头聊法、赶集日向群众广泛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营造浓厚宣传氛围。在“12·4宪法宣传日”等节点,利用辖区LED显示屏、服务窗口、宣传展板等传统载体和康乐公安微信公众号、抖音等平台,开展具有部门特色的法治宣传,提高群众法律普及率、知晓率。今年以来,共组织法治副校长入校宣传18场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6000余份,发放各类法律知识手册1400余册,向群众解答法律咨询1800余人次。
强化人才支撑 助力矛盾纠纷排查化解
康乐县公安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立足“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目标,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始终将执法队伍人才建设作为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采取法治大讲堂、旁听庭审、案件评查、跟班学习、比武竞赛、考察观摩等方式,扎实开展规范化、精细化、实战化执法培训。制定印发《康乐县公安局国家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和公安机关民辅执法资格等级考试奖励办法》,出台切实可行的奖励措施。年初以来,累计组织开展授课18次,执法办案装备使用培训3场次,参训学员覆盖率达100%。常态化部署开展学法练兵活动强力推进执法资格等级考试工作,加强阶段检测、考核,全局基本执法资格通过率为97%,2人通过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今年以来,法律知识测试15次,民警旁听庭审3次。
责任编辑:马晓珍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