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甘谷县人民检察院立足县域实际,聚焦民生领域“痛点”、行业监管“堵点”、法律监督“难点”,精准制发高质量社会治理检察建议,以检察“小切口”融入社会治理“大格局”。近三年来,共制发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91件,采纳率回复率100%。
紧盯民生“痛点”
以项目化管理谋长效
甘谷县检察院认真贯彻《天水市人民检察院项目化社会治理检察建议管理办法(试行)》要求,针对民生领域痛点展开分析研判,向市检察院申请立项并制发项目化社会治理检察建议4个。在天水“麻辣烫”火爆全网,为加强国家地理产品保护和知识产权保护,针对“甘谷辣椒”地理标志产品管理保护问题,及时立项制发项目化社会治理检察建议,此举不仅有力保护了地方特色产业,还进一步提升了“甘谷辣椒”品牌影响力。
寻找治理“切点”
以类案监督固根本
甘谷县检察院制定印发了《甘谷县人民检察院关于加强社会治理检察建议规范化管理的实施办法(试行)》,要求主动延伸检察职能,通过类案检索、案件分析、数据研判、专题调研等方式开展社会治理检察类案件监督,以“调研型”履职提升检察建议的合法性、精准性、可行性,达到“一弓搭两弦”的效果。
寻找协作“触点”
以凝聚合力提效能
甘谷县检察院积极构建协同共治的社会治理格局,加强与公安、法院、司法行政等部门以及乡镇、社区等基层组织的沟通协作。通过建立联席会议制度、信息共享机制等,定期分析交流社会治理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共同研究解决措施,形成工作合力。在制发检察建议过程中,积极与被建议单位联系沟通,充分听取被监督单位意见,发出前组织召开检察听证会,吸纳相关部门和基层组织的意见建议。
善解落实“难点”
以跟踪落实强刚性
甘谷县检察院持续推动从“办理”到“办复”转变,针对被建议单位在规定期限内经督促无正当理由不予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注重做好检察建议与提起诉讼的有效衔接,并及时通报被建议单位的上级机关、行政主管部门,必要时报告同级党委、人大,通报同级政府、纪检监察机关。(邵新建 巩燕霞)
责任编辑:赵彦亮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