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武都公路段组织团员青年开展了“清明寄哀思,秉承英雄志”主题团日活动。活动于4月1日至2日期间有序进行,团员青年们通过多种形式,缅怀英烈,传承红色精神,展现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文明祭祀护青山,防火宣传在行动
4月1日下午,春日的角弓镇千亩油菜花田游人如织。武都公路段的团员青年们走进这片花海,开展清明防火宣传活动。青年志愿者们穿梭在人群中,向游客和周边村民发放防火手册。他们结合典型案例,生动地讲解清明祭扫引发山火的严重危害,并详细普及火灾预防、扑救及逃生知识。同时,积极倡导群众采用鲜花祭祀、植树缅怀等环保方式寄托哀思,以实际行动为筑牢清明防火安全屏障贡献青春力量。
缅怀英烈铸忠魂,红色精神永传承
4月2日上午,团员青年们前往陇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在这里,他们观摩皮影、高山戏等非遗项目,近距离感受本土文化瑰宝的独特魅力。随后,大家赶赴武都革命历史纪念馆开展红色教育。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团员青年们借助珍贵的历史文物、影像资料和场景复原,深入了解陇南大地上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史,深刻体会先烈们不畏牺牲、矢志报国的崇高精神。在庄严肃穆的烈士纪念碑前,团员青年代表敬献花篮,全体人员肃立默哀,以最诚挚、朴素的方式表达对英雄的无限追思。
非遗香囊承古韵,巧手寄情话清明
4月2日中午,一场充满传统文化韵味的香囊制作活动在会议室温馨展开。宣传委员现场讲解香囊的千年历史与深厚文化内涵,并指导青年们穿针引线、缝制布囊,填入艾草、薰衣草等中药材。青年们指尖翻飞,不一会儿,一枚枚精巧的香囊逐渐成型,清幽药香瞬间萦绕满室。
此次活动将安全教育、红色传承与文化体验深度融合。既彰显了新时代青年守护绿水青山、赓续精神血脉的责任担当,也通过沉浸式实践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生机,为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书写了青春篇章。(王琦)
责任编辑:赵彦亮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