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乐公安“田间警务”护航春耕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通讯员 梁艳飞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正值春耕备耕的关键时节。为守好群众的“米袋子”“菜篮子”,康乐公安紧盯春耕生产的关键节点,将警务服务移到田间地头、延伸至农资商铺,以“平安护农”的扎实举措,为乡村振兴注入公安温度。
田间巡逻解纠纷,当好春耕“调解员”。针对春耕期间土地权属、灌溉用水等矛盾纠纷,各派出所到田间地头开展动态巡查。民警通过走访村民、现场调解、宣讲政策法规等方式,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近日,两户村民因田埂界限问题争执不下,民警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仅用两小时便厘清界限,双方握手言和,成功化解土地纠纷,确保春耕不误农时。
法治宣传进乡村,筑牢防骗“安全网”。“老乡,买种子一定要看包装和标签,别买到假货!”在田间与群众交流时,民警通过真实案例向村民讲解假种子、假农药诈骗的常见手段,提醒大家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农资,并留存票据以备维权。同时,也提醒群众近期要注意打着“春耕补贴”等幌子的涉农诈骗套路。民警走村入户发放宣传单,引导村民在购买春耕生产用品时,提高警惕,全力守护好自己的钱袋子。
交通安全不放松,拧紧春耕“安全阀”。“拖拉机载人太危险,一旦侧翻后果不堪设想!”在乡村主干道,交警大队民警正对一辆违规载人的农用车进行劝导教育,并帮助农户转运货物。春耕时节,农用车、三轮车违法载人、超载运输等现象增多。交警部门加大巡逻频次,在重点路段设卡检查,严查农用车无牌无证、人货混载等违法行为。通过发放“荧光安全贴”、悬挂警示标语等方式,提升群众交通安全意识。确保春耕路上“平安不缺席”。
严查农资保质量,把好春耕“质量关”。在农资销售点,民警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对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产品开展专项检查,重点查处销售假冒伪劣、过期变质产品的行为,共查处农资商户106家,现场整改问题12处,从源头保障春耕生产安全。行动中,民警还向商户普及相关法律法规,督促经营者诚信守法经营,并公布举报电话,鼓励群众发现线索及时反映,共同维护农资市场秩序。
一年好景看春耕,警徽闪耀护农兴。从化解一垄田埂的纠纷,到守护一粒种子的安全,从规范一条道路的通行,到保障一袋化肥的质量,康乐公安始终以“脚下沾泥土、心中有担当”的姿态,全力织密春耕生产“平安网”。
责任编辑:马晓珍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