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中的坚守与变迁

发布时间:2025-03-19 08:37:46     来源:法治甘肃网

近日,走进国道212线阿坞乡的公路旁,探寻了一座承载着厚重历史的宕昌公路段阿坞道班。它虽已废弃,却默默诉说着往昔的故事,见证着公路养护事业的发展变迁。

上世纪60年代,地处偏僻公路边的阿坞道班建成。建成初期,条件极为艰苦,只有几间简陋的土坯平房,住着十来个养路工。手推车、铁锹、洋镐等简单工具,便是他们养护道路的全部家当。那时,他们一人管养两公里的砂砾路面,全靠人拉肩扛。晴天一身土,雨后一身泥,遇到塌方泥石流,工作强度剧增 ,面对恶劣的工作环境,他们苦中作乐。蹲着吃饭是他们共同的习惯,即便尘土时常成为碗中的 “佐料”,也能乐观面对。照明从每月仅两支的洋蜡,到稀缺的煤油灯,他们想尽办法保证夜间照明。

为改善生活环境,养路工们在院子种松树、围花园,让单调的生活多了一丝情调。最让他们兴奋的是站长背回电视锅,从此道班通了电视,他们得以了解国家时势和新鲜事物。

随着时代发展,道班的条件逐渐改善。从最初的几间平房变为一排排水泥结构房屋,院子铺上水泥,通了电,机械的加入减轻了劳动强度。然而,在公路行业整合资源的浪潮中,阿坞道班的养护工合并进大道班,道班也在变化中失去原有模样。

如今,21世纪的阿坞道班依然静静坐落在国道212线旁,宛如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慈祥地注视着来来往往身着橘色工装的养路工。新一代养路工在这里留下坚定的足迹,他们把热血洒在通衢大道,把青春写进百米桩里,延续着老一辈养路工的精神,与岁月一同前行。阿坞道班的故事,是一部公路养护事业的奋斗史,更是时代发展的生动注脚,激励着我们在前行的道路上不忘初心,奋勇向前。(赏玮霞)

责任编辑:赵彦亮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