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南:流动警务提升群众满意度

发布时间:2024-06-05 01:31:20     来源:甘肃法治报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通讯员 李志鹏

近年来,肃南县公安局以“三抓三促”行动、主动创稳行动和“铸忠诚警魂”活动为牵引,坚持深化、实化“流动警务”一线办公、一线处置、一线服务的方式举措,打破传统“坐等群众上门”的工作模式,实现“走出去”到“家门口”为群众服务,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变“纸面”为“直面”

让普法宣传走心

2022年1月,肃南县公安局成立了“双语”宣传小分队,以当地少数民族群众为主要对象,深入牧区,走进牧场、社区楼院、企业一线等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讲解法律法规和交通安全知识、介绍辖区易发案件的预防办法。同时,宣传小分队还围绕当前高发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类型,结合近期实际发生的案例,向群众宣传反诈知识,引导农牧民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让群众全方位感知公安声音,筑牢牧区法治根基。

“如今,很多学校和乡镇都直接向宣传小分队约课,希望我们能针对不同人群制定专门的课程,提供‘订单式’‘专场式’法治宣传大餐。”肃南县公安局刑侦大队大队长安玉强说。

微信图片_20240605013625

变“被动”为“主动”

让警务服务暖心

2020年1月,辖区一对夫妻拿着一面印有“为民服务暖人心 排忧解难似亲人”的锦旗走进大河派出所,专程感谢大河派出所教导员李进军。

原来,辖区群众景某生于四川,长在安徽,成年后在外务工时与大河乡光华村村民靳某相识相恋。两人去民政部门办理结婚证时,工作人员告知景某没有户口无法领取结婚证。之后,靳某为解决景某户口问题多次奔走无结果。李进军走村入户时了解到景某成长的坎坷经历后,通过电话、信函反复与安徽、四川两地公安机关沟通协商后,景某在四川省青川县补录了户口并迁移至肃南。这才有了故事开头送锦旗的一幕。

“民警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让群众少一分忧愁、多一分笑容,我们再辛苦付出都是值得的。”大河派出所教导员李进军如是说。肃南县公安局不断创新警务机制,坚持变被动办公为主动上门服务,派出所民辅警加入辖区102个行政村和3个城镇社区微信群,随时回复群众咨询,第一时间解决群众诉求,为群众提供有温度、有品质的公安服务,让群众更有获得感。

变“走近”为“走进”

让上门解忧顺心

2024年3月10日上午,肃南县公安局刑侦大队民警邢杰在裕昌社区走访时,在小区内碰到了一脸焦急的杨某某。原来,当天早8时,杨某某通过微信添加贩卖牲畜的吕某,并向对方转账1.8万元牲畜交易定金,转账后再联系对方时已无回应。邢杰详细询问杨某某购买牲畜的详细情况,联系到商贩吕某得知其手机丢失,在民警协调下吕某当即把1.8万元退还给杨某某。

为确保牧区群众春季生产时节安心生活、安全生产,肃南县公安局组织82名社区民辅警深入牧户家中、田间地头、养殖大棚,及时发现调解春季农牧业生产时节各类矛盾纠纷,详细了解牧区群众农资购买、牧草采购、牲畜买卖等情况,同步开展涉牧安全宣传。以行政村为基础划分若干网格,扎实推进“百万警进千万家+三官一师进网格”工作机制落地落实,整合网格力量1248名,全力开启护航“田间警务”模式。


责任编辑:赵彦亮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