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法治报通讯员 李昊
近年来,岷县率先在全省探索推行五级联动耕地保护“网格化管理体系”,实行党政同责、清单管理、分级保护、逐级负责、奖惩分明的工作机制,确保耕地面积不减少,质量不降低。
为进一步夯实耕地保护主体责任,岷县先后制定印发了《岷县人民政府关于严禁乱占耕地建房的通知》《全面推行耕地保护网格化管理体系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成立耕地保护和开发利用领导小组。同时,各乡镇、相关部门依据国土空间规划确定的耕地保护目标,调整完善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
岷县以“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块块农田有田长”的耕地保护责任全覆盖为目标,建立县、乡镇、村、社、户五级联动的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网络,建立以村为单位的网格化管理机制,并以村社为耕地保护网格基本单元,设置耕地保护一、二、三级“网格化管理责任人”,逐级签订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书377份,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群防群治的保护体系。在全县18个乡镇“网格化管理体系”中,制作公示牌359块、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范围图359幅,标明保护范围、管理职责、姓名及举报电话,全面提升耕地保护网格化管理体系知晓率、方便社会监督,县、乡(镇)、村三级保护机制逐步健全,为有效防止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夯实基础。
按照“科技支撑、智慧监管”工作原则,强化耕地保护责任,依托大数据、遥感信息技术等科技手段,委托技术单位研发“岷县网格化管理体系”APP软件,进一步明确了各级管理员的责任范围和耕地、永久性基本农田管理范围,对疑似破坏耕地违法行为做到及时预警,并将现场位置等信息实时反馈至各级管理员。通过数据库实时更新,对全部数据进行整合对接、实时分析,为“网格化管理体系”实施提供数据支持,使违法整改情况可掌控、可跟进、可预警,极大提升了全县耕地保护的智慧化、网格化和精细化水平。
制定《岷县耕地保护考核办法》,对年度耕地保护工作实行百分制评价。将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完成情况、网格化管理体系执行情况、违法违规占用耕地情况等内容纳入政府督导考核一体化平台,每季度对全县18个乡镇开展督查考核。
严守耕地红线,早已成为社会共识,民以食为天,耕地是食物生产最重要的资源。岷县将牢固树立依法依规管理和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理念,处理好“粮食与红线、规划与利用”的关系,始终扛牢耕地保护政治责任,坚守红线,寸土必珍,全力开创耕地保护新局面。
责任编辑:赵彦亮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